第380章 震撼的参数(2/2)
这个数据再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按照常规认知,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任何材料都会迅速失效,更不用说保持如此精確的控制精度。
“简直是...魔法。“刘教授不由自主地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李铭笑了笑,將模型收回保险柜:“不是魔法,只是科学。所有这些技术路线都是可行的,没有违背任何物理定律,只是提前实现了一些原本需要几十年才能成熟的技术而已。“
他的这句话让房间內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提前实现“?这些技术听起来像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回来的,而不是在五十年代的实验室里开发出来的。
“李总师...“王教授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即使这个发动机技术是可行的,'夜梟'作为无人机,还面临更多挑战。最关键的是自主导航和目標识別问题。没有飞行员,它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如何识別並打击目標?“
李铭走向另一块黑板,画出一个简化的系统框图:“'夜梟'的导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惯性导航系统,通过高精度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持续计算位置;第二,天文导航辅助,利用星光定位校正累积误差;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卫星导航信號接收系统。“
“卫星导航?“赵司令惊讶地问,“您是指'启明星'系列卫星?“
“正是。“李铭点头,“'启明星'不仅仅是科学实验卫星,它们同时也是一个初步的导航网络。通过接收特定的卫星信號,'夜梟'可以在全球范围內確定自己的精確位置,误差不超过100米。“
这个解释让房间內再次爆发出惊嘆声。'飞龙'飞弹试射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卫星导航的可行性,但將这一技术应用到无人飞行器上,还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飞跃。
“至於目標识別,“李铭继续解释,指向系统图中的另一个模块,“我们採用了两种方式。首先是预设目標坐標,'夜梟'会根据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飞向预定坐標並投放武器。其次,对於需要实时確认的目標,我们开发了一种基於图像对比的目標识別系统。“
他拿出另一张图纸,这是一个光电传感器和计算单元的设计图:“'夜梟'配备高解析度光电传感器,可以捕捉地面目標图像,与预存的目標特徵资料库进行比对,一旦匹配度超过设定閾值,即可確认目標並执行打击。“
张工程师听到这里,几乎忘记了呼吸:“这...这是某种模式识別算法?自动化的目標识別?这种技术连理论基础都还没有完善,怎么可能...“
李铭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走回主图纸前:“'夜梟'的设计理念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仅是一架飞机,而是一个完整的武器系统。它的航程將超过5000公里,巡航高度2万米以上,最大飞行速度接近2马赫,携带武器重量可达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