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董卓很穷(1/2)
第402章 董卓很穷
这段时间,董卓觉得很糟心。
牛辅被赶出了并州,白波联合匈奴叛乱,陇右宋建自立为王搞了佛国,京畿三辅豪族大多不听使唤,雒阳官员也都在搞小动作。
就这还不包含韩遂马腾这些叛军的问题。
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之前太穷了……
之前董卓确实有点穷,虽然治下有三辅三河,但董卓的实际收入并不高。
因为三辅三河都是豪族大户,家家都有关系网,郡县官吏惹不起他们,正常情况下收不到税的——刘宏当年也收不到。
就是因为穷,董卓前几年在自己铸币。
但董卓铸的是小钱,就是超小的劣钱,五个钱加起来都没有五铢重……内外廓是完全没有的,连五铢二字都无法辩认。
这种劣钱现在已经很难花出去了,而且因为大量使用劣钱,导致长安和雒阳都没什么活力。
因为基本上不存在民间商业活动了,市场上是不认小钱的,京畿三辅的商业体系已经崩了。
尤其是刘备那边发行青州大钱,而且曹操派人兑换之后,大钱成了硬通货。
即便各势力模仿,也是仿制大钱。
商贾都不傻,他们也不收小钱了,毕竟青州朝廷不认劣钱,就算在董卓这边赚再多劣钱,换成大钱也会亏成狗。
这就使得关西商人大多都跑去了关东。
朝廷正统的作用在经济层面体现得更明显,毕竟民众信心很难建立在军阀头上,有天子才有朝廷信用,有朝廷信用才有货币信用。
失去了货币信用,交易体系崩了,董卓就更穷了。
于是董卓学刘备让军队搞全面征税,简称硬抢。
效果是有的,税确实收到了,至少今年的钱粮军需很充沛,部队和军将们也很满意。
军将满意是因为他们征税只需要上交一半,兵士满意是因为可以顺便打劫……反正没人管。
但强行向所有人征税,得罪了几乎所有豪族,当然是有代价的。
代价已经体现得很明显了。
想要董卓性命的人其实很多,说董卓暴虐贪婪残忍的人也很多。
原因其实是因为董卓收了他们两成税——当然,部队下乡之后实际收的肯定不止两成。
其实董卓也没办法……
他不是曹操,也不是刘表,他年轻时候可没在官二代圈子里混过,本来就很难得到豪族支持。
想学刘备又不好学,有些事刘备能做,但董卓做起来就没名没分。
就像铸币和收税,这些业务确实是需要天子背书的。
虽然收税和收保护费是同一码事,但收税是天子得罪人,收保护费却是自己得罪人,不一样的。
天子铸币是朝廷币制,自己铸币是违法犯罪,概念也不一样的。
董卓确实很想把刘协抢过来。
在董卓眼里,刘备其实是和他实力相当的权臣,只是因为天子在刘备手里,所以刘备的政策才会执行得更顺利……
实际原因当然不是这样,但董卓理解的就是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