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黄雀和渔翁(5K)(1/2)
第399章 黄雀和渔翁(5k+)
河内,怀县。
於夫罗现在头疼欲裂。
他现在面对的情况,对他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其实於夫罗是个很聪明的人,其父羌渠单于被各家老王叛杀后,於夫罗上演王子复仇记,联络各方助力,从落魄王子到重新统治南匈奴,这已经是能编成史诗的辉煌战绩了。
但问题是,他尽起匈奴大军攻入河内之后,面对的那些大汉将领,个个都是史诗级的。
朝歌一带,张燕正在组织反攻,这是大汉草民逆袭第一人,从山贼做到了掌控太行山的奉义将军。
本来光是张燕就够头疼的了,於夫罗本部一直在和张燕拉锯。
涉县一带,徐晃以两千人挡住了匈奴须卜部两万大军将近一个月的猛攻,居然滴水不漏。
得到张燕增援后,徐晃也开始从涉县反攻上党,须卜部被徐晃一支部队就给拖住了。
朝歌南部,黄河北岸,曹操的大军正在进攻河内诸县,而且河内司马防、赵咨等人都在帮助曹操西进,眼看就要攻入汲县了。
曹操手下那一票人看起来都很猛,呼延部和兰部根本顶不住。
还有那张辽,於夫罗前几年就听过雁门张辽的名声。
现在这家伙更厉害了,已经连续杀了於夫罗手下三个千骑长,於夫罗现在都不敢派自家挛鞮部去和张辽照面,一直让丘林部的人去扛……
现在匈奴各部已经被迫采取守势了。
虽然匈奴兵力仍然占据优势,但河内东部是山地河谷地形,不是草原主场。
跑路是可以跑的,匈奴马多。
但如果撤离山地关隘等适合防御的地方,把黑山和曹操的大部队放到太行以西,只怕老窝就得被端了。
匈奴又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打仗是为了捞好处,不是为了和汉人血战到底……
这怎么打?
要不要撤离河内?
或者说……要用什么方式离开河内?
此时於夫罗面对了三种选择,三个使者。
……
第一个是郭太派来的,名叫韩暹。
郭太希望於夫罗立刻渡河,与他合攻京畿雒阳。
为此,郭太可以把河东河内与并州这些已经拿下的地盘全部让给於夫罗,并且承诺於夫罗可以先在京畿劫掠。
韩暹说,郭太只要人,只要能裹挟壮大,让黄巾铺满天下,所有财货全都可以让给於夫罗。
这看起来倒是很有诚意。
但问题是郭太考虑问题的方式明显和於夫罗不太一样。
河东,河内,并州,还有京畿财货,这当然都是很好的,可如果全面渡河,曹操张燕张辽徐晃这些家伙谁来对付?
郭太有点不安好心啊,让乃公顶在前面挨揍,壮大的却是白波军……
於夫罗想着。
而且这两天於夫罗听说了,郭太手下的白波黄巾和自己本部的人有点摩擦,为了抢战利品还打了一架。
其实於夫罗也想去河南抢肥羊。
但匈奴不是黄巾,胡汉之别就摆在脸上一眼可辨,不能像郭太那样走流寇裹挟路线。
如果不能顶住太行东边的反攻,一旦后路被切断,老窝草场没了,退路没了……即便是十万匈奴都进入河南腹地,在几千万汉人的汪洋大海中又能活多久?
呼厨泉已经试过了,被曹操轻而易举的揍回来了……
不能一直走游荡劫掠的路子,要不然匈奴人只会越打越少,早晚是个死。
於夫罗脑子还是清醒的,他只想获取更多资源,扩大匈奴人的生存空间,打出个更适合安身立命的地盘才是最重要的。
但郭太给出来的条件确实值得考虑,无论能不能攻破雒阳,至少攻取河南尹大部分地方应该是能成功的。
而且隔得很近,如果一切顺利,也有可能同时兼顾后方。
……
第二个使者是王允派来的,名叫王立,这是王允的堂弟,是雒阳朝廷的太史令,据说精通天文星象。
王允希望於夫罗领军渡河干掉牛辅,然后迅速奔袭青州挟持天子。
青州富庶繁华,而且此时一路都比较空虚。
如果快速击破牛辅,再出虎牢关东控制颍川和东郡,截断白马渡,就能断了曹操张辽等人回军的退路,能够长驱直入进入青州。
王允表示向东一路都是富庶郡县,又有董太后授命,只要自称“义从”,就可以一路“征用物资”。
也就是可以奉太后谕旨劫掠,走到哪劫到哪,有太后名分顶着。
而且,一旦夺取天子,於夫罗就有极大的希望成为大汉权臣,还可以让女儿嫁给刘协——刘协现在没有皇后,王允建议於夫罗与大汉联姻。
也不用担心有什么朝堂阻碍,因为於夫罗可以趁此机会把百官控制在手里。
但是,但是。
如果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必须放弃河内,放弃并州,放弃匈奴人的老窝。
东取青州耗时极长,而且必须尽全力,不可能顾及后方。
曹操等人必然会西进河内攻破并州,很可能再也回不了家了——部族内部可能会有不同的声音。
这是一场豪赌,但诱惑力确实非常大。
王允的计划还是有一套的。
……
第三个使者是杨奉派来的,叫张白骑。
杨奉传了份军情,说是董卓派了吕布去河东,就快到陕县了,应该要从陕县渡河。
此外还有个情报是牛辅正与王允在巩县相持,董太后和朝廷百官都在巩县。
这些情报都是真的,贾诩通常不用假情报骗人,牛辅和董旻向董卓传了消息,董卓派了吕布来解决问题。
贾诩眼下就在长安。
董卓的命令确实是让吕布和牛辅一北一南讨伐白波军,稳住雒阳朝廷——董卓没有当着贾诩说是否东进青州,但也没让人讨伐并州与河内的匈奴。
看这样子董卓是既要又要还要……
既要保住雒阳,又要让曹操和刘备的部队被匈奴人拖住,还要亲自去青州抢天子。
这是董卓的长史刘艾出的主意,李儒也觉得这样最符合董卓的利益。
贾诩当然要搅和一下。
吕布去河东是为了讨伐白波军,但於夫罗可不知道吕布到底是为啥去河东。
九原吕布的威名对匈奴人而言那可不一般,这是真能止匈奴小孩夜啼的。
要不是因为吕布被丁原带走了,匈奴内部当初可能都不会叛乱,於夫罗的亲爹羌渠单于也不会被杀。
杨奉的信说得很简单,就是纯粹的军情通告,此外就只说了一句“奉忧惧难安,恐吕布难敌,恳请单于相助”。
郭太肯定在杨奉身边留了人监视,真正的说辞得靠张白骑转达。
张白骑问於夫罗:“单于可想摆脱太原王氏对匈奴的控制?”
这当然是贾诩教的,张白骑口才一般,只是记性好。
太原王氏目前控制着匈奴人在并州的大部分生活资源,包括钱、粮、盐、铁、布匹、生活工具制造等等。
实际上就是资本控制工农商,匈奴人基本上只剩下了畜牧业,几乎所有交易和消费都依赖王氏资本。
在气候环境特别差的情况下,於夫罗是很难摆脱这种控制的。
哪怕灭了王家都摆脱不了。
一方面是匈奴各部,内部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
匈奴有五部,不只於夫罗一部,各部头人是有不同考量的,即便是於夫罗的挛鞮部,也还有呼厨泉这个弟弟有可能取而代之。
另一方面是盐场、织造、农庄、工坊等产业很容易被毁,而穷困且缺乏技术的匈奴人,无法在短期内重建这些产业。
尤其是缺衣少食的时候,基本生活都没法保障,生活产业一旦被毁是无法重建的,又没种子又没技术人才,匈奴又不会种地,没了王家的商业渠道就啥都别想买到。
这就像长期战乱的贫穷部族,根本无法阻止资本入侵,如果摧毁外来资本建造的工厂和商业环境,自己部族反而会立刻陷入全面动乱。
张白骑给於夫罗带来了一个新计划,能让於夫罗摆脱这种控制。
——把劫掠改成绑票。
与杨奉合作,先趁郭太没有防备,里应外合快速把郭太灭掉,让杨奉接管白波军。
杨奉可以为於夫罗守住后路,也可以暂时抵挡董卓的部队,於夫罗只需要去巩县,抓住董太后与百官,威胁曹操、吕布、张辽、张燕等大汉军队退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