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封“神”!(33)(2/2)
从艺术的捧哏变成了历史的小丑!
自己赞誉的“艺术”成了插向自己信仰的利刃!
纯纯小丑了!
要是艺术都是陆钏这样的,他们还搞个屁的艺术啊?怎么能“独立思考”,怎么可以“清醒”。
“无耻!利用我们对大师的敬仰来做这种下作的文章!”
一位之前盛赞影片的影评人愤而改口,但也只能是私下里。
贾章科也在私下场合怒气冲冲抱怨:“陆钏这是背叛了电影艺术!”
本子人和文艺圈开始猛烈抨击这部电影,有观众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部作品。
但是在2009年,不好意思,舆论上,爱国是不能说出口,甚至在2017年之前都不能说。
之前五星派观众的言论能冒出来,是因为恰好和文艺圈、公殖合流了。
随着吃大漂亮狗粮的公殖回过神,整个舆论场唯一的共识。
有支持的声音,也被压去了。
统一变成了“批陆”。
田力力给陆钏打去电话:“川儿,我是给你帮忙,你就怎么对待我?你搞这些,至少也该和我商量一下?”
陆钏:“我不是,我没有,不是我。”
田力力已经挂断了电话。
田力力是最温和的一个,毕竟陆钏也是文学世家出身。
有些文艺大佬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不再是探讨艺术,而是冰冷的警告和划清界限。
陆钏这招太狠了!
直接一跃超过沈善登成为他们最恨的人!
文艺逼也许还能嘴硬,但他们绝对不能和陆钏扯上关系。
一个是“艺术”“独立”的评价体系,直接被干碎了,另一方面和“高级黑”挂上钩,以后外面谁敢投,谁敢给他们奖?
他们说大爷我们是夸你的,人家还敢信吗?
不然怎么从外面的基金拿钱?
还有,有关部门要是尝到了“艺术”还能发挥比较正向的作用甜头,那他们怎么办?
本子媒体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表面上,是曾经的“理解”变成了“误解”和“批判”,而在私下里,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压力。
在此刻,观众的批评只是最不重要的了。
所以,身处风暴眼最中心的陆钏,彻底崩溃了。
虽然电影的初衷成功了。
影片的最终社会效果,阴差阳错达成了多重目的。
历史得到了祭奠。
本子的虚伪被揭露。
民族共识的凝聚。
正反双方的激烈辩论,最终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必须坚守民族立场”上,意外地强化了社会共识。
但是,但是,代价有点大。
最可怕的是,陆钏自己就是那个代价。
他曾引以为傲的文艺圈同仁视他为“叛徒”和“骗子”。
本子方面发现影片效果适得其反后,使他失去了国际市场。
主流观众也不理解他,还要背负着“陆钏太郎”的骂名。
陆钏可以说,用自己的艺术生命和个人声誉,作为代价,献祭给了历史的宏大叙事。
他亲手点燃的火焰,如愿以偿的烧光一切。
也包括他自己的一切。
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废墟。
他成就了历史,如果不是牺牲自己,那么都是完美的。
陆钏哭了,女朋友被撬走,都没这么伤心。
这把是真封“神”了!
历史苦难,观众认知,然后献祭了他自己,三者合一,好比在龙脉上放烟,嘭的一下,炸了!
痛!
痛痛痛!
太痛了!
此时陆钏要是还不明白怎么回事,他那就是纯纯傻逼了。
“狗日的,沈善登!怎么这么坏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