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驻顏丹(2/2)
可惜好是好,想要得到此丹却是极难!
作为四阶丹药,驻顏丹的炼製难度极高不说,更关键的是必须使用一味阴属性的四阶灵药作为主材。
要知道,四阶灵药在市面上几乎是有价无市的存在。
用这等天材地宝来炼製对修为提升毫无帮助的丹药,在大多数修士看来简直是暴珍天物。
即便是那些传承悠久的修仙世家,也鲜少会耗费如此珍贵的资源来炼製驻顏丹。
並且,其中一味辅药“月华露”更是需要採集月圆之夜特定灵草上的露珠,百年方能积攒够一炉的用量。
再加上炼製时对丹师的火候把控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
因此即便是在大型拍卖会上,驻顏丹的出现都会引起不小的爭夺。
甚至,李易回忆徐管事这些年在各大坊市的见闻,根本就未见过有人出售过驻顏丹。
此时,崔蝶的声音再次传入耳中,“易哥哥,驻顏丹的丹方怕是早就失传了,蝶儿方才只是说笑罢了!”
“傻妮子,谁说没有?走,带你去丹云山的丹洞开开眼界。”
李易直起身,嘴角吩著宠溺的笑意,自然而然地牵起崔蝶的纤纤玉手。
少女的柔黄温润如玉,触之微凉,让他忍不住轻轻揉动了几下。
崔蝶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却没有挣脱,任由他牵著朝屋外走去。
一路御剑而行,崔蝶心中仍是半信半疑。
她当然知道李易身家丰厚,四阶阴属性的灵药是不缺的。
毕竟之前就曾亲眼见过那株价值连城的四阶冥雾草!
但问题是,驻顏丹的完整丹方早已失传。就连老祖都亲口说过,修仙界现在保存的驻顏丹丹方全部都是残缺不全的残方而已。
市场上售卖的驻顏丹,全部都是那些探宝古修洞府的修士得到此丹后,自己又用不到,才拿出来售卖。
想到这里,崔蝶心中不禁五味杂陈。
一方面期待李易真能创造奇蹟,另一方面又担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让她一路上都静不下心来。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一座在崔家势力边缘地带的赤红色火山已然映入眼帘。
这座名为丹云山的活火山高逾百丈,通体赤红如血。甫一靠近,炙热的气浪便扑面而来,让人呼吸都为之一室,连筑基期修士的护体灵光都难以完全隔绝这股热力。
山脚下,整齐地开闢著一些炼丹洞府。
而火山坡上也没有浪费,种植看大片火属性的灵药,在高温环境下长势颇为不错。
隨著飞剑缓缓降落,一股刺鼻的硫磺味钻入鼻腔。
李易仔细数了数,发现十二个丹洞错落分布在山体各处。
每个洞口都泛著淡淡的灵光,显然都设有禁制。
这些丹洞並非崔家独享。
作为灵电岛上为数不多的活火山,丹云山是附近数千里范围內最好的炼丹场所。
除了保留高、中、低各一个丹洞供族人使用外,其余的丹洞全部对外开放租赁,这也是崔家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不过租用崔家丹洞的费用相当昂贵,即便是最低阶的丹洞,一个时辰也要五十块低阶灵石。
而且至少十二个时辰起。
也就是说,不管丹炼的怎么样,单单租一次崔家的丹洞炼丹,就要一次性撒出六百灵石。
这也难怪万灵海修仙界有“炼丹穷三代,阵法毁一生”的说法。
见崔蝶与李易联袂御剑而至,驻守丹云山的一位中年管事连忙从值守山洞中快步迎出。
此人约莫四十岁上下,身形微胖,面白无须,著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道袍,腰间还繫著丹云山特製的玄铁通行令牌,隨著他急促的步伐叮噹作响。
他三步並作两步赶到近前,先是向崔蝶深深一揖,额头几乎触及膝盖,宽大的道服垂落在地,行了个十足十的大礼。
待直起身后,又立即转向李易,恭敬地行了个修士礼。
这幅低眉顺眼的模样,活像是见了自家老祖。
“七小姐,哦不,掌殿大驾光临,可是要炼丹?
“小的这就去准备地火,保管让您炼得顺心如意。”
作为崔家招赘入门的管事,杨大海在丹云山这片地界上摸爬滚打已有二十余载。
从最初一个被呼来喝去的杂役,爬到如今的管事之位,可说以將眼力劲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刻的他低垂著眼帘,眼角余光却將二人神色尽收眼底。
李易还好。
崔蝶一袭红衣胜火,腰间悬著的赤火剑隱隱散发著筑基修士的威压,让他后背不自觉地渗出一层细汗。
他可是清楚记得,去年有个不长眼的执事,不过是剋扣了她院里侍女的两瓶丹药,第二天就被发配到矿脉去挖灵石了。
这位主儿看似娇俏美艷,实则是个杀伐果断的女煞星。
如今,更是成了综务殿的掌殿,自己的顶头上司,可说万万得罪不得!
在这崔家这一亩三分地,得罪族长或许没事,得罪这位姑奶奶,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若是伺候好了,说不定还能得些赏赐,想到这儿,他腰弯得更低了。
此时的崔蝶已然恢復了筑基修士外加综务殿掌殿的威严气度,她微微頜首,声音清冷如霜:
“杨管事,现在可有空閒的丹洞?”
杨大海闻言,立即挺直腰板,恭敬回道:“回七小姐的话,在下早已得到知会。李供奉救助仙苗,灭杀劫修赤鬼上人,为家族立下大功,可以使用族老的专属丹洞,以及洞中至宝参天鼎!”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块通体赤红的玉质令牌,其上鐫刻著“长生”二字古篆,“这是长生洞的禁制令牌,还请七小姐和李供奉收好。
“如若有要求,隨时可以吩咐小的。”
就在李易接过令牌,与崔蝶转身欲往长生洞行去之时,不远处一座青玉雕琢的丹洞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呵斥声。
声音清冷,且带著几分怒意。
但对李易来说,却隱隱透著几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