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无双之名(1/2)
第183章 无双之名
关赫晓安排完了三大恶人的去处,也便顺路去见了同在大明中华街的总领事卫靖川。
与上次並无不同的武馆,这次也是同样的热闹非凡,又是有两拨人围绕著天井演武场,观看场中进行著一场对决。
场上双方也还是一个日本人,一个大明人,用的刀法也同样是香取神道流,戚家辛酉刀法。
不过又不同於上次,这次的比试双方都比较年轻,甚至是一男一女,气氛也称得上友好。
真刀真剑出招往来之间,也的的確確都以试招餵招为主,收著劲力,格外注意小心。
儼然是正常的武馆之间的交流比试。
场边双方並坐在太师椅上,被眾弟子簇拥的两人,便是关赫晓的两位熟人,其中右侧的那位,便是香取神道流大师范,冢原一羽斋。
这位老剑圣自从上次被他击败,彻底的认输妥协之后,不仅没有一不振,反倒因为放下了执念,气色越来越好了,仿佛年轻了几岁。
据麻美呈交给他的简报上所描述,这老傢伙现在远离官场政治,一心专注於培养流派后辈,同时放下了身为武士剑道流祖一脉的心气,开始愿意向卫靖川请教戚家刀。
其道场由於被关赫晓带人清剿过一次,顽固的武斗份子早都魂归神社,当前剩下的要么是从本地新招的,要么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
在家原一羽斋於报刊上发表了批判旧武士道的文章后,道场的右翼成分便已经趋近於无。
现下又有了他带头,香取神道流道场与戚家刀武馆的交流愈发友好、频繁。
尤其当关赫晓击溃了山县有朋的陆军部,公开举行完了受降仪式后,基本隔个几天,老剑圣就会带著下面的弟子,主动前来討教,促进双方弟子的交流。
冢原一羽斋活了近百年,可谓老奸巨猾,自然十分清楚,道场只要还想在新横滨混下去,还想在未来的日本有传承的可能,討好某人是必须且最有效的方法。
而他虽没机会直接接触某人,但却能看出来谁和其关係好。
关赫晓离开新横滨的日子里,卫靖川可是主动带领武馆弟子出面,协助新横滨警视厅维护治安。
显然是暗中达成了某种结盟。
与关赫晓这位盟友打好关係,便能以此放出积极示好的態度。
而坐在左侧太师椅上的卫靖川,自然也明白这老剑圣的想法。
之前的一些不愉快,卫靖川本身其实也不太在意,况且关赫晓已经算是出面帮他清算过了。
加之后者当时带人攻入香取神社,最后却没杀掉这位老剑圣,专门留他一命,多半是还有用处。
因此,对方想要与他搞好关係,他也没有甩脸子的必要。
人在他乡,能够团结一个朋友,就不要製造一个敌人。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这是卫靖川延承於戚家军,一向的处事方针。
再者,双方在对待新横滨,对关赫晓的態度上是一致的,双方都能通过和平相处,达到向他示好的目的。
不知不觉间,向某人示好,已经成了新横滨,乃至全日本各方势力生存的首要条件。
这一点甚至不止是杂七杂八势力,对於下面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关赫晓步入武馆內,径直走向卫靖川两人,路过弟子们的眼前,却是没人注意到他。
自他习得幽微噬气经后,不止对真气的操控能力再上一层楼,收敛气息的本事也越来越强了,他若是想,也能如当时顾冥海一般,以幽微真气化作黑雾包裹全身,不仅让人看不清他的身形面容,甚至连他的存在都觉察不到。
比起此前常用的忍法潜匿之术,此法可要高明太多。
即便其他人以真气覆盖来探查,或是与他类似的精气网络来探知,也都发现不了。
其他人的真气一旦离体接触到他的幽微真气,便会自动相融,若是敌人探查完,气感不够敏锐的话,再想把真气或精气收回去,就会直接被他的幽微真气顺势入体,不需多时,便会如现今的三大恶人一般,完全被他所控制。
这种操控还不局限於身体上的,还包括精神和情感上。
体內被幽微真气感染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异化其意识,令其对真气的主人產生无可抵御的忠心。
这也正是幽微噬气经的真正可怕之处,也是其被武当派列为禁忌武学的原因所在。
关赫晓猜测,柳清霜突然之间主动献身,或许便受到了此原因的影响。
但他其实也不太確定,毕竟柳清霜被注入真气的时间其实很短,意识遭到异化侵蚀的程度,按理来说也还高不到哪去。
直到关赫晓一路走到了两人近前,卫靖川恍惚了片刻,才猛然意识到眼前之人的出现,他瞳孔收缩,亦是发觉,对方的实力在这么短时间內,居然又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心头无比震惊的同时,地从椅子上站起了身,抱拳行礼,“关先生!您来了怎么不提前与我招呼一声,在下有失远迎。”
而卫靖川这突如其来的招呼声,也才让周遭其他人下意识投来视线,也便看到了站在其面前的俊美少年。
演武场上的对决瞬间停息,气氛也顿时安静下来,而紧跟在卫靖川之后,冢原一羽斋率先回神,同样震撼於对方武功精进之速,当即这位老剑圣也站起身来,恭敬道了一声,“关赫先生。”
再下一刻,武馆內的其他人才都陆续反应过来,不约而同的躬身行礼,“关赫先生。”
“关先生。”
此时此刻,再抬头时,双方的弟子,不管是大明人还是日本人,他们眼神中都透出了相似的,无与伦比的热切。
因为他们居然有幸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人物。
这段时间,关赫晓的名字,在日本做到了真正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所完成的传奇事跡太多,也发生的太频繁,同时与其绑定的新横滨,存在感太强也太瞩目。
不看报纸,不看公告,也会在民眾口口相传中,了解到新横滨,了解到其后的关赫晓。
並不可避免的因其一件件事跡,对其產生极大的崇敬之情。
对於外地人尚且如此,新横滨的本地人自是更为夸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