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何书墨:兄弟抱一抱(4k)(1/2)
第320章 何书墨:兄弟抱一抱(4k)
大约一年前,何书墨还是个单纯的地球男大,对人的表情和语气都是一种后知后觉的状態。
但自从来到楚国,成为了淑宝的心腹。
进步道脉简直已经快成了他的被动技能。
“王陵”的表情虽然没有异样,但何书墨还是从“他”语气细微的波动中,听出了“
他”对自己的发言感到不满。
我就说了一句杨正道的书是乱写的,他为什么会不高兴?
他不会是杨正道的粉丝吧?
何书墨细想之后,心中一惊。
杨正道那个老不正经,居然还有粉丝?
但仔细想想,好像还真存在这种可能。杨正道年纪不小了,本身喜爱诗词,精干诗词之道,多年积累下来,说句“著作等身”也不为过。
这位“王公子”如果同样喜爱诗词,倒的確有可能看过不少杨大儒的著作。如此一来,对杨大儒心存敬佩,或者认其为此道师长似乎合情合理。
何书墨想明白后,直接乾脆利索地向“王陵”拱了拱手。
“哈哈,王兄,我开个玩笑。对於诗词之道,我確实懂得不多,心想著京城哪有孤山寺』这才发出言论。不曾想冒犯了大儒和公子,失敬失敬。“
不等王令沅出言回应,一旁看戏的芸烟率先嘖喷称奇。
她感觉这位“许公子”是有点真本事在身上的,居然能和她一样察觉出小姐的“不高兴”,並且快速做出应对,一点都不狡辩嘴硬,让小姐刚刚升起来的情绪直接就平稳落地了。
果然,听到了何书墨的解释,王令沅心里好受了不少。
这位姓许的公子,不知道“孤山寺”的存在,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这“孤山寺”是书院中的一座小寺,今年才改名的。要不是程若寧带她逛书院,並且著重介绍了许谦公子写给杨大儒的诗句,她也不知道书院里居然还有座“孤山寺”。
“无妨。”
王令沅淡淡回应,並没有把何书墨之前的无礼放在心上。
何书墨见“王陵”不生气了,反倒对“他”手里那本《我与孤山寺》来了点兴趣。
“王公子,这本《我与孤山寺》,写得是那首七言律诗钱塘湖春』吗?”
王令沅摇头:“钱塘湖春行?没听说过,这书写的是许谦送给杨大儒的诗,叫赠杨正道。”
何书墨一拍脑门,心说把这茬给忘了。
他隨问:“王公感觉“赠杨正道』写得如何?”
听到对面的许公子谈及许谦的著作,王令沅顿时来了兴致。“许谦”算是她唯一感到敬佩的同龄诗人,王令沅没事便会復读许谦的大作,每次都能有新的感悟,因此可聊的话题很多。
“写得自然是极好。我私以为,此诗完全不弱於几首大儒之作,甚至尤胜半分。“
“评价这么高?”
“这是自然。”王令沅骄傲地道:“许谦此人,我应该比你了解。”
何书墨手指自己,反问道:“你比我了解?”
王令沅理所应当地道:“当然。我反覆读过他的诗作,而且还研究过《我与孤山寺》
里面,许谦与杨大儒的交谈。我之前初到书院之时,还重走了许谦曾经走过的路,看他看过的景色。自然比你了解他。”
何书墨张了张嘴,不知如何反驳,最后只得赞同点头:“没问题,我认为你说的对。
敢问王公子,你既然如此了解许谦,那你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王令沅显然早就想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她几乎没有半分迟疑地道:“该是个低沉阴鬱,沉默內向的美男子。你看他此前所做的几首诗词,风格迥异,跨度极大,这说明他內心丰富,思虑甚多。这样的人不是疯子,就是思想家。而杨大儒在书中说,许谦外貌俊美,一表人才,令人如沐春风,这说明他不是疯子,至少在外表上是个美男子。“
何书墨听完“王陵”对“许谦”的评价,心里乐开,嘴角更是直接咧到了耳后根。
全程连连点头,表示完全认同王陵的评价。
“王陵兄,英雄所见略同。我与你想得简直一模一样!你我相见恨晚啊!”
何书墨说完,便准备与“王陵”握手揽肩,表示“兄弟情义”。
谁知“王陵”见他过来,登时嚇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许公子,你,你想做什么?”
何书墨:?
“抱一下啊,咱们相见恨晚,现在不是朋友了吗?”
王令沅怎么可能让夫君以外的陌生男子抱住?而且就算不谈什么贵女规矩,女子矜持,通关行牒的效果,只是障眼法,易容术,並没有真正改变她的身体结构。
一旦她让这位“许公子”抱住,只需一瞬间就能察觉到她是女子,而非男子。从而毫无疑问地看破她的身份。
王令沅娇躯绷紧,悄然退后,始终与“许公子”保持適当的距离。
“许公子,我们才认识一天,你此种行为,过於唐突冒犯。“
何书墨见“王陵”不愿,倒也没有强求,他对男人没什么兴趣,哪怕这个“王陵”长得挺中性化,像一个小姑娘似的。
何书墨只是感觉,这个“王陵”相当矫情,这不行,那不行,跟个小女郎一样。
要不是“他”身上异常平坦,別说胸臀,就连腰腿都没有,否则何书墨肯定会怀疑此人的性別,怀疑他是不是在女扮男装。
“都是大男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要是个姑娘,我还稀罕你一下。“
何书墨摆摆手,坐回位置,拿起他借来的言情小说。
王令沅默默鬆了口气,也不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解释,只是与何书墨一样,默默回到位置,拿起书本。她与“许公子”不过萍水之交,何况以后她要嫁人,男女有別,大概率没什么交往,如此便没多必要对他费解释的心思。
时间在安静中走过一会儿,先前进入藏书阁的陈锦玉从楼上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