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拜山(1/2)
第285章 拜山
坐忘峰,金枝洞府。
高斌步入金枝“洞天”,所见与一年多前並无多少区別,四四方方的一方空间,孤孤单单的一株金银小树,诸多幻象在小树上生灭,浓郁的太阴之力充斥每一寸空间。
看来只有修炼体系四才可能形成洞天,目前的太虚还是太过“单薄”,月桂金枝的品阶被压製得太过厉害。
寧秀峰的【月桂银枝】已经结出碗口大的蕾,只差一步就成熟,可就这一步却迟迟不能迈过去。
小室山的龙鳞果树也是一样,皆卡在一道瓶颈之上,
高斌略作检视,也就出去了。
回到洞府,了七日时间来適应筑基后期带来的巨大变化,晋升之初的那种错觉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侷促、逼仄甚至束缚之感。
这是即將触顶的感觉,待至筑基圆满,这种感觉会更加真实与直接。
正因为没有多少余,筑基才这样困难,待修炼体系四设定出来,有了足够的冗余空间,练气到筑基才会顺畅起来,回归正常的概率。
盘坐在无名蒲团之上,宝鑑悬浮而出,洒下皎洁的月光,一个高亮的人形轮廓渐渐冷却。
悠然睁眼,眼中唯余一片平静的深邃,空灵而悠远,寧静而冷清,神秘而皎洁———
取出笔记本翻开。
(时空震盪持续中,源质补充两千零一十萨尔,现有七千零九十九万八千八百九十七萨尔)
(时空震盪持续中,源质补充正在计算)
(天道设定维持中,源质消耗五千萨尔,现有七千零九十九万三千八百九十七萨尔)
(太虚设定维持中,源质消耗一万萨尔,现有七千零九十八万三千八百九十七萨尔)
(水云天秘境、金耀天秘境设定成为真理,源质消耗零萨尔)
手指轻抚书页上的文字,轻轻一敲合上。
不行,还不到时候。
取出处於“藏匿”状態的设定集,数十本写满设定文字的书册浮在四周,无风自开。
书页急速翻动,高斌提笔开始修改,数十个“线程”同时进行,只看到笔触的残影,待书本一个个落下,只余下最后一本还有大片、大片的空白。
高斌停笔蘸墨,思如泉涌、下笔有神,修炼体系四的最后一块拼图一挥而就。
待收拾停当,迈步走出洞府,又过去了两个月。
外面已是大雪纷飞,一片素白。
接住一片雪,规则的菱形结构令这筑基后期的高修若有所思,一道法光飞来,惊喜地唤道:“弟子石磊恭祝掌门师伯修为大进!”
“小石啊。”
高斌散去手中雪,笑道:“练气后期了?不错,不错。”
石磊又激动又紧张,隔了百丈,在大雪中一揖到地:“弟子能有今日,全依仗掌门师伯栽培,
没有坐忘峰的灵机,弟子,弟子怕是———“
“好了,不说这些,隨我走走。”
“诺。”
“近一些,不要拘束。”
两人气息相近,同属一个道统,走在一起飘渺如幻,望之宛如月中之人。
不过几步,就到了一处伴峰之上,呼啸的寒风捲起积雪,仍如瓣一般飞舞、盘旋。
一道半结冰的瀑布飞流直下数百丈,水声沉闷,潭水涌起阵阵波涛,冲刷著洁白无尘的河滩。
不时有一尾灵鱼跃出水面,一只只白鷺在低空盘旋,水面之上的灵机忽被什么力量牵引,淡淡的韵律笼罩,点点水光析出,向一艘停在水面上的扁舟涌去。
高斌看著下方那个正在採气的弟子,忽地问道:“你和晓燕是怎么回事?”
石磊万分紧张,不敢有丝毫隱瞒,將两人在秘境中相知、相恋的过程大略说了,高斌听完笑道:“原来你二人早已结为道侣,那又为何要分开?”
石磊欲言又止·——.
高斌晒笑一声,对方不说,他也不问,看完下方修士採气,微微摆手,示意石磊离去。
石磊猛的一咬牙,拜道:“.还请掌门师伯成全!”
躬身好一会未有回应,抬眼一看,哪还有掌门师伯的踪影。
这.
石磊不知哪句话没说对,惹得掌门师伯不满,深感无奈和泪丧地返回值守司,將高斌闭关突破筑基后期境界的喜讯传递至庶务峰。
廖海天正与左右院的掌事和执事商议北方战局。
秦国仙庭背后的真阳宗节节胜利,已將明庭联军赶出宜川,至此歷时四年的秦、明之战正式落幕,明庭朱家统一北方的势头被生生遏止,气运大衰,之前征服的齐鲁之地就此反叛,重举鲁国仙庭的大旗。
趁他病要他命,执南国牛耳的楚国亦不甘寂寞,旗帜鲜明地支持鲁国重立,业已开始动员修土,组成援军,隨时入鲁干涉明庭平叛。
此种情势下,越国特別是西康宗的態度便无比重要,明庭朱家和楚国摘星阁的使者前后脚抵达西康宗,列国爭雄的形势骤然复杂起来。
如此大事,庶务峰是做不了主的,一收到坐忘峰值守司的传讯,廖海天、齐程等皆是大喜,遂停止议事,直往坐忘峰而去。
到了地方,齐程不出意外地被值守司拦下,唯有廖海天一人获准上山。
两个时辰后,廖海天返回,带回来“严守中立”的法旨。
齐程有些急了,什么中立,在他看来这是同时得罪两方阵营的下下之策,西康宗也有三名筑基,掌门师伯更是仅有的筑基后期,完全够资格下场,甚至与楚国爭一爭,未尝没有一统南方的机会。
可恨此人一点担当都无,这些利害关係理当向掌门师伯说清楚才是,他自己不担责任也就罢了,竟还不肯向掌门师佰引见自己嫉贤妒能之辈,当初若非莫家一力支持,怎也不会让他坐上庶务掌门之位。
两人返回庶务峰,立刻就將掌门师伯突破筑基后期境界的喜讯颁布出去。
坐忘峰。
裴昭明带著一名红须老者正从穆三思的洞府出来。
穆三思见这对父子就要离去,忍不住传音道:“一万善功,师弟可想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