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南襄一体(1/2)
第373章 南襄一体
七月初,彭勇在统带一支偏师进入鄂西北的郧阳府,攻克郧阳府府治郧县以及郧西之后挥师南下,兵锋直指郧阳府中南部之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四县,对湖北境内的战事进行扫尾。
湖北清军营勇的主力早已在襄樊一战覆灭。
郧阳府虽为湖北境内优质的兵源地之一,但优质的兵源并不代表现在郧阳府境内的清军营勇战斗力彪悍。
兵源再好,若未经得当训练,充其量也只是更能打一些的普通青壮而已。
再者,郧阳镇绿营作为湖北最早进入广西剿太平军的一镇绿营,郧阳镇绿营精锐早被前任郧阳镇总兵周凤岐消耗在了广西、湖南。归者十不存一二。
彭勇入郧阳镇时所面对的郧阳守军,多系留守的老弱病残和刚填充进郧阳镇不久的绿营新卒。
这些郧阳镇营勇面对训练更严苛,装备更精良,士气更为高昂,有老兵带新兵的彭勇所部六个营的征郧阳北殿兵马自然不是对手。
郧阳府境内的绿营团练降的降,跑的跑,压根没有坚守的心思。
郧阳府府城也仅仅只坚持了八天,在城墙被彭勇以穴地攻城之法埋药轰塌一段两丈余宽的缺口后旋即宣告失守。
仅仅一个月,彭勇便以雷霆之势占领了郧阳府境内的五个县,说是席卷而下也不为过。
就在彭勇征郧阳府的这段时间,陆勤、谢斌、陈淼等人也没有闲着,不断派出哨探斥候深入襄阳府以北的南阳府境内刺探侦查敌情,搜集豫西南地区的情报。
短毛骤然出现在河南境内,清廷河南当局一时人心惶惶,要比当初韦昌辉、林凤祥等人的北伐军过境河南还要紧张。
河南当局的官员也清楚长毛北伐军只是过境而已,无意驻留。
短毛可不一样,短毛拿下城池是会留驻的。
河南巡抚陆应谷去岁为防堵太平军的北伐军北上,曾在河南怀庆府等地与韦昌辉、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的北伐军交过手,于兵事方面并非一窍不通。
短毛的斥候出现在豫西南,陆应谷料定短毛在襄阳、郧阳两地的战事结束后会北上河南。
为此,陆应谷急得团团转。
清廷在河南的防务也很不乐观。
前年钦差大臣赛尚阿南下途径河南,调遣了部分河南绿营团练会同陕甘营勇入湘作战。
尤其是河南河北镇总兵王琳所部的河南兵,基本被赛尚阿抽调了个干净不说,长沙一战,赛尚阿更是直接拿河南河北镇的河南营勇给陕甘绿营当炮灰送了个一干二净。
至于没被赛尚阿抽调走,留守河南南阳镇营勇。
不是折损在去年堵御长毛北窜的战事中,便是今年陆续被僧格林沁等人抽调到直隶勤王去了。
往好听了说是勤王,往难听了说就是给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当炮灰。
河南大办团练的时间较短,清廷重点办团练的省份是湖南、江西、湖北、安徽这些长江流域的省份,对河南团练支持的力度很小。河南巡抚陆应谷手上能调用的兵力极为有限。
陆应谷严令河南南阳镇总兵邱联恩不要再和袁甲三、张国梁等人厮混在一起剿汝宁府、光州一带的捻匪,拿捻匪练兵刷军功了,马上集中南阳镇的兵力保豫西南的南阳要紧,毋使短毛北上。
南阳镇总兵邱联恩也听得进陆应谷的劝,分得清轻重缓急,迅速抽调河南南阳镇的兵力回援南阳,巩固南阳防务。
同时陆应谷也清楚留守河南的这些老弱病残挡不住凶悍的短毛大军,以八百里加急飞报京师,言明短毛发逆有北上之意,恳请朝廷速速派遣援兵驰援河南。
收到河南巡抚陆应谷的八百里加急,咸丰显得有些游移不定。
肃顺不是言之凿凿地说短毛发逆不会北上么?可就目前陆应谷从河南发来的八百里加急来看,短毛发逆大有北上之势。
举棋不定之下,拿不准的咸丰召见了肃顺,当面问了个究竟。
肃顺还是坚持他的判断,笃定短毛绝无北窜京师之意,并劝说咸丰,短毛发逆不比长毛发逆。
除非将京师附近的大部分野战部队派往河南,不然派个小几千兵马驰援河南也于事无补,不仅挡不住短毛发逆,还有可能将这些大清宝贵的野战兵力葬送在河南。
与其纠结河南的得失,倒不如集中精力应对京师东郊的长毛发逆。
咸丰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采纳了肃顺的意见,只是下旨让河南巡抚陆应谷严守河南,并不往河南派遣兵卒。
襄阳、郧阳二府既定,陆勤、谢斌、张泽、陈淼、彭勇等人就是否发兵南阳进行了讨论。
“出征襄樊之前,殿下给我们的指示是克襄阳府、郧阳府之后,是否北上南阳,看具体形势酌情而定。”陆勤说道。
“近期南阳镇绿营虽向南阳城派遣援兵,以充实南阳防务,可就敌我形势而言,当前仍旧是我强敌弱。”
陆勤认为尽管南阳镇的清军不断从汝宁府、光州、乃至后方的襄城等地驰援南阳,但总的来说,南阳府的清军兵力还是较为薄弱。
河南绿营就两镇,一为河北镇绿营,二为河南镇绿营。
河北镇绿营已名存实亡,河南镇绿营去年为堵御北伐军损失很大,京师告急,难免会调遣一些河南镇的绿营到直隶去作战。
陆勤等人据此判断留守河南的清军兵力十分有限。
不然也不至于他们攻打襄阳、郧阳时没有任何动作。
而在襄阳、郧阳两府的战事结束之后,他们至少能凑出两个半团的兵力用于攻打南阳。
“我军在襄阳、郧阳两府并未陷入久战,弹药消耗不大,伤亡也比较小,眼下我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昂,河南清军兵力短缺,士气萎靡,我赞成陆帅的观点,南阳可以打。”陈淼附议道。
陈淼也觉得由于襄樊一战他们并未陷入长久鏖战,战事的烈度不是很高,弹药消耗不大,人员损失也比较小。
他们所带来的弹药连同在襄阳府、郧阳府两府缴获的弹药,以目前襄樊两城的存粮,他们当前的状态完全可以北上南阳,再同河南的清军打一场会战。
削弱河南清军的力量,襄樊的防御压力将大大减轻。
“南阳紧邻襄阳,可为襄阳之缓冲,若能取南阳,将战线往北推,直接推到河南境内自然是最好。”谢斌说着说着,偏头看向彭勇。
“国宗,你是我们之中最迟离开武昌的,你在离开武昌时,殿下是否有专程向你提过南阳?”
取南阳盆地可以为襄阳争取到更大的战略缓冲,谢斌也是倾向于打南阳。
如果有南阳盆地在,即便将来韦昌辉、林凤祥他们没能北伐成功,北方清军得以腾出手南下。
届时前线战场也是在南阳,而不是在襄阳,他们可以安心经略襄阳作为后方,支撑前线的战事。
南阳和襄阳地理上同属南襄盆地,文化、语言、经济联系紧密,发源于南阳盆地周围山脉的河流,如唐河、白河、丹江等,最终都汇入盆地中心的汉水支流,而不是向外流向河南的主要水系。
但从元代设立行省开始,南襄盆地就被刻意划一切为二,分属两个河南、湖北两个不同的省级行政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