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代北大定(2/2)
高平公、单于右都督没奕於粗獷嗓门大笑著说道。
破多罗部原本只是鲜卑小姓,不是依附於贺兰部,就是依附於铁弗部。
符秦大乱,没奕於果断率领部族渡过黄河南下,在高平川(寧夏固原)一带拓展部落势力,短短数年得到很大发展。
梁周定鼎关中,没奕於又果断献上表文请求內附。
两次正確选择,使得没奕於得以和刘亢猩、刘卫辰、贺兰染干三大部酋平起平坐,成为代北依附大周的四大部酋之一。
参合陂一战,没奕於也算是吃得满嘴流油。
他带来的八千骑兵没有多少损失不说,还收拢了一万多依附燕军的杂胡部民,分得牛羊战马三十余万。
破多罗部一跃成为阴山以南最具实力的大部族之一。
没奕於尝到甜头,当然想跟著周军继续打胜仗、立大功、分好处。
刘卫辰、贺兰染干也跟著附和几句,表態愿意继续追隨周军向关东进兵。
梁广余光扫了二人一眼,將其神色尽收眼底,不由在心里暗暗一笑。
假若周军当真继续向关东进兵,没奕於出於混战功、分好处的心思,大概率会率军跟隨出征。
刘亢是个忠厚实诚之人,周军帮他守住平城,保住独孤部基业,他內心感恩,也对大周发自真心地恭敬顺从。
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刘亢一定会徵调部族军跟隨出征。
至於刘卫辰、贺兰染干二人,心里惦记著盛乐城,只怕不会再继续出兵追隨周军征討关东。
假意附和几声,也是怕表现出不情愿惹恼他这位大周皇帝。
梁广放下酒樽,隨口笑道:“朕已任命李方为征东將军,统兵五万出井陘进討河北!
此前参合陂战事在即,朕也就没有同诸位说起此事。
征討关东的功劳,高平公几位只怕是分润不到了~”
杨盛、王睿、术骨等十几位周军將领神色如常,早在参合陂战事打响之前,
他们就已经收到消息,并州都督李方出任征东將军、冀州大都督,统领并州五万府兵下太行征討河北。
皇帝陛下给李方定下的任务是拿下鄴城,重新夺回这座关东重镇,为之后的大军灭燕做准备。
原本李方出兵,只是为了给慕容垂製造后方压力。
没想到参合陂一场大胜,燕军精锐主力尽丧,皇帝陛下果断令李方火速出击,本著趁他病要他命的原则,直扑鄴城而去。
至於皇帝陛下究竟打算何时调遣大军对东燕发动致命一击,眾將各种猜测眾说纷紜,却没有一个统一说法。
没奕於得知周军早已进军河北,大呼遗憾,自己没能赶上这一次的立功机会刘卫辰、贺兰染干暗暗震惊,十方周军出雁门攻伐代北,李方又统领五方兵进討河北。
周军双线作战,军需后勤能吃得消?
梁广说得轻描淡写,好像出动五万大军討伐河北,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梁周在定鼎关中以后,发展真是迅猛无比,加上并州八郡承平三年,粮谷堆积如山,这才有了支撑双线作战的底气。
大周王朝气象初显,混一北中国似乎已是不可阻挡之势。
“此次两位卿家配合悉罗多將军阻击魏军,进討盛乐,朕希望二位精诚合作,不要因此前小隙影响大局.....“
梁广转而对刘卫辰、贺兰染乾笑道。
染干看了眼刘卫辰,“陛下,此次若能驱逐魏军夺回盛乐,臣恳请陛下遵照此前约定,將盛乐城交由贺兰部打理。
毕竟,自从先代王拓跋什翼犍死后,盛乐就一直为贺兰部所有.....
m2
不等梁广说话,刘直力愤然怒喝:“早年符皇將盛乐城划分给铁弗部,是你贺兰部依仗武力强行夺去,怎有脸欺骗陛下?”
贺兰染乾冷冷道:“盛乐乃代国旧都,如此要地当然要有强兵驻守!
贺兰部对大周陛下忠心耿耿,愿意世代为大周镇守此地!”
刘勃勃怒喝道:“当年若非贺兰部趁虚而入,又岂能夺走盛乐?我铁弗部同样是大周臣属,且兵马未尝不利!”
当即,刘卫辰一方,贺兰染干一方,就盛乐城归属问题当著梁广面展开激辩辩。
待双方对喷得差不多了,梁广才慢悠悠地笑道:“盛乐城交由贺兰部打理,
是朕与诸位在平城会盟时就定下的旧约。
若能驱逐魏军夺回盛乐,朕自当兑现承诺~”
贺兰部几位酋帅面露振奋,染干当即跪倒:“多谢陛下替贺兰部主持公道!
贺兰部將永世为大周守卫云中!”
梁广勉励了几句,又转头对脸色不太好看的刘卫辰道:“铁弗部占据的五原也是一块肥沃宝地,若是善加经营,绝不会比盛乐差。
朕再把君子津黄河水道交由你打理,能否利用得当,就看你的本事了~,
刘卫辰心里再有不满,也不敢在此刻表露出来,一脸感激地下拜谢恩。
梁广同样勉励了几句,让铁弗部、贺兰部几位酋帅退下,即刻赶上大部队,
前往参合陘参加会战。
刘卫辰、贺兰染干相互敌视之態显露无疑,自出了大帐便各自离去,再没说过一句话。
一眾部酋离开后,大帐內只剩下刘亢猩一系的独孤部酋帅。
梁广同刘亢猩说了会话,目光越过眾人看向靠近大帐门口的末尾位置:“韩拙可在?”
一个矮瘦身影在眾人注视下快步上前拜倒:“韩拙叩见陛下!”
梁广笑道:“朕向代公询问恆州刺史人选,代公向朕举荐你。
朕知道韩卿乃刘显兄长幕僚长,才名在平城无人不知,卿可有信心胜任恆州刺史一职?”
韩拙先是然,而后绽露满脸惊喜,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臣叩谢陛下、
即谢代公!若陛下委臣以重任,臣一定肝脑涂地,绝不敢懈怠分毫!”
梁广笑了笑,对坐在侧面帐帘后的高参崔浩说道:“佰渊,回头记得命人赶快把印綬詔救送到韩刺史手中!”
崔浩提笔记录了几句,拱手道:“陛下放心,臣记下了!”
梁广照例勉励了几句,挥手让韩拙退下。
一盅酪浆还未饮完,就定下了將来代北之地最高民政长官的人选,落在外人眼里属实有些草率了。
崔浩看著被巨大喜悦冲昏头脑的韩拙晕晕乎乎回到位置坐好,眼里不禁流露几分疑惑。
他万方没想到,首任恆州刺史的重任,竟然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素土人头上。
韩拙,这位刘显前谋主,究竟有什么能耐,让皇帝陛下对他高看一等?
大帐里酒水酪浆烤肉欢享不停,私议声却也不少。
和崔浩一样抱有疑惑的人不在少数,
也有少部分人知道,大周陛下和刘显曾经的关係可是相当亲密,且韩拙更是在刘奴真叛乱爆发之初,力主请并州都督李方派兵救援平城的第一人。
没有韩拙,或许李方根本来不及调兵救援平城。
也就没有后续的平城会盟,参合陂大胜。
韩拙其人不甚显眼,却是此次代北的最大功臣之一。
梁广和刘亢谈笑不羈,不时豪迈大笑。
韩拙此人颇有才学,只是运气差了些,投靠了刘显这么个不靠谱的主公。
恆州都督、刺史的任命,关係到代北局势的稳定,必须要慎之又慎。
慕舆盛出身辽西鲜卑大族,本身又成长於关中,合了关东胡气和汉人文化,且立下蟠羊山大捷之功,出任恆州都督也能服眾。
韩拙本就是独孤部幕僚,出任刺史掌管民政,也让刘亢更容易接受些。
今后,代北格局將会呈现单于大都督、恆州都督、恆州刺史三足鼎立之势。
单于大都督、代公刘亢作为名义上的代北诸部首领,慕舆盛、韩拙分掌军政,既可以相互制衡,又可以联手压制独孤部。
当年坚平定代北,分立刘卫辰、刘库仁为东西单于。
梁广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仿照汉制设立州郡县,委派都督刺史分掌军政。
同时,刘亢猩这位代公、单于大都督又是大周朝廷册封。
將来独孤部继承刘六爵位官职,依然要通过不周朝廷许可。
不周对於代北地区的掌控,达到了汉末魏普以来的新高度。
安排完代北事务和盛乐战事,接下来就该召见等候在不帐外,忍飢挨饿许久的燕国降臣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