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蟠羊山之战(1/2)
第510章 蟠羊山之战
蟠羊山形似臥羊,属於阴山东麓余脉山系,
相传,拓跋七世祖拓跋洁汾率领拓拔部南迁途中经过蟠羊山,曾在此短暂停留过几年。
期间,拓跋詰汾在山巔与一位天女相遇,交合之后天女消失不见。
第二年,拓跋詰汾再登上山巔,天女再度现身,把一个男婴交给他,告诉他这是拓拔部未来的大酋长,让他好好抚养长大。
这位男婴,就是拓拔部歷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位联盟首领、大单于,后世追封为神元皇帝的拓拔力微。
拓拔部的歷史总体分为两部分,真正有史料记载的“正史”便是从拓拔力微开始,再往上的部落古早时期称为传说时代。
所以蟠羊山对於拓拔部而言有非同一般的象徵意义,不仅是平城和牛川之间的一大放牧定居点,更是魏国拓跋氏的崛起象徵。
魏燕联军驻守蟠羊山的统帅是外朝大人叔孙建,长孙肥为佐副,
周军於白登山校阅三军后,为加强蟠羊山守卫,慕容垂同拓跋硅商量,紧急调派慕容麟领兵两万增援蟠羊山。
五月初九,蟠羊山大战正式打响。
先锋都督贺兰染乾亲率本部万人骑兵团,本欲从东南坡向驻守山上的魏军发起强攻,不想外朝大人叔孙建率魏军骑兵主动衝下山坡迎战。
贺兰染干见势主动后撤,將魏军引至山下空旷平坦的旷野里,双方骑兵採用传统的草原野战形式,在各部酋帅带领指挥下,或是引弓追逐骑射,或是高举马刀衝击格斗。
周军宣威將军慕舆盛驻足蟠羊山南麓岗地眺望了一阵,见贺兰部骑兵正面对阵魏军並不落下风,也就打消了派兵助战的打算。
贺兰染乾的战法还是典型的草原部落特点,採用分散包抄、多方游击的打法,全凭各部酋帅自由发挥。
这种作战方式灵活度较高,战事顺利时,能极大激发部落兵的战爭热情,大幅度提振全军土气。
缺点是组织性、纪律性较差,缺乏统一指挥,对上高组织度、训练有素的集团军队非常容易吃。
慕舆盛也是鲜卑族將领出身,自小接触的战爭都是採用这般形式。
以前他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自从成为大周將领,参加过两次在长安举办的讲武集训后,他对战役战术的理解有了新高度。
如果让他来指挥,绝不会像贺兰染干一样,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兵力,在山下南麓草甸上和叔孙建统率的魏军展开对攻。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周军骑兵有轻重甲之分,轻甲骑兵擅长骑射抄掠,重甲骑兵配备一丈多长的马塑大枪,擅长正面衝击攻坚。
各军、幢、队、什指挥层层递进,最后决策大权匯集於主將一人。
武器装备的多样性和精良性,再加上集权指挥,让慕舆盛有更多可以发挥自己指挥才能的余地“曹璐!”慕舆盛低喝一声。
“將军?”
“分你五千步军,先攻西谷口,切断蟠羊山敌军连通牛川后路!若不能胜,军法从事!”
“末將得令!”曹璐抱拳大喝,满脸死志。
片刻后,几面牙旗率先开下南麓山冈,五千余周军步兵在曹璐率领下奔赴西谷口阵地,
慕舆盛站在高岗上眺望一阵,传令兵隨时往来坡下。
半个时辰后,传令兵来报,西谷口战事已经打响,曹璐亲率重甲步兵墙列推进,抢夺谷口阵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