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曹公的风采【求追读】(1/2)
第37章 曹公的风采【求追读】
下午的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
虞倾侧臥榻上,在宫里的担惊受怕,出宫后才有些放鬆下来。
数月的提心弔胆,加上昨晚没睡,这时候睡得香甜无比。
她將髮髻打散,乌亮的髮丝垂在枕上,双腿迭放,裙下探出裸著的脚丫,白净细嫩,只手可握。
阳光被窗欞过滤后落在她脸上,显得很柔和,睫毛浓密而挺翘。
凑上来的寅,打断了曹操的瞩目。
幼虎欢快的靠到他身边,用脑袋蹭了蹭曹操的腿。
曹操带著它往外走,开门关门的微响,让虞倾翻了个身,继续睡。
出门餵过虎,曹操来到书房,看了下外掛词条。
家里招募的乡勇青壮,以惊人的速度在攀升。
昨天看还是三百多人,眼下已过了七百,仍在快速增长。
————
譙县。
得知有人舍粥,在城门外开粥棚,附近的流民蜂拥而至。
粥棚前的人群,一眼看不到队尾,人越聚越多。
王朝末年,天灾人祸,升斗小民的日子苦不堪言。
四年前,中平元年,朝中內斗不休,宦官与外戚爭权。外有黄巾军揭竿而起。各地天灾层出,先是规模惊人的瘟疫,四月天时的冰雹。七月,洪水、蝗虫肆虐。
人在洛阳,情况还好一些。
一旦离开洛阳,洪水暴涨的河里,饿死,淹死的尸体,不计其数。
总有人说黄河里有阴兵过世,就是因为灾荒年,无数尸体在河面上漂浮而过。
从那时候传下来的说法。
曹操后来写的蒿里行中,有两句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各地灾荒时,刘备就曾趁势而起,看准机会,召集流民,乡勇,征缴黄巾军,从者云集。
天下处处都陷入慌乱当中,隨后数年,天灾人祸愈演愈烈。
民间传言说王朝的气数尽了,即將天翻地覆。
各地流民数不胜数,到处挖野菜,用树皮燉煮稍许粥米充飢。
有的流民饿极了,土块,死人都吃。
曹嵩在譙县舍粥,周边郡县的流民皆闻声而至,用尽最后的力气,来爭这一口粥。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有人来到粥棚附近,身上浮肿,眼睛里冒出来的却是饿狼般绿油油的光芒。
要不是曹家势大,粥棚附近维持秩序的护卫如狼似虎。
必有人衝上来爭抢,酿成惨祸。
曹嵩到现场看过,才发现自己之前的顾虑,有些多余了。
聚集流民舍粥,別说他之前走动过,就算不打招呼,也根本不会有人多管閒事,因为流民太多了。
根本管不过来。
有人舍粥,周边各郡县的官吏,只会庆幸,引走了一批流民。
短短几天时间,聚集的民眾之多,让曹嵩都一阵阵心惊。
从中筛选青壮,加入曹家,对这些流民来说,无疑是有了活命的机会。
別说要钱,一天只要供一顿粥饭,就有人卖命。
老病,飢弱者没被曹家看中,带领全家在粥棚旁常跪不起,只为求一条活路。
这些人里,年轻的,等吃上几顿饱饭,调整些时日,身体就能慢慢恢復,成为上好的兵员。
因为饿过,只要给他们饭吃,这些人敢和任何人拼命,守护他们拥有的东西。
当然,包藏祸心的也不会少。
不过曹家的势力,谁敢挑事就是找死。
我儿说的对,稍许施恩,短期就能聚集大量人手。
曹嵩看了看送到自己手里的记录。
他一共开了十三处粥棚。
两天不到,筛选合格的青壮,突破千人。
曹嵩经歷过朝中的勾心斗角,做事力求稳妥。
他计算了下,感觉招募三千人分散在各家族亲当中,不会出问题,也不至於太显眼。
但再多就不能通过舍粥来招了,要暗中进行。
曹嵩负手站在县城的城墙上,眺望城外粥棚附近的流民。
有人甚至是爬过来的。
他此时才更清楚的感受到曹操写给他的信里,说给流民一块能休养生息的地方,让他们从事生產,他们愿意把命给你,是什么意思。
曹操在信里,用了一个词叫民心凝聚力。
曹嵩眼下也明白过来。
休养生息之地……我儿好算计,曹嵩往北看去。
曹操让他以譙县为中心,进行前期发展,但后续要往北延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