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视察科技成果(1/2)
兵工厂主要的业务就是研发和批量生產大乾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除了常规的刀枪剑戟、鎧甲马具之外,更多的是侧重於高精尖武器装备的生產。
之前沈非所了解的无非是特战大队的单兵装备,不过实话实说,这些装备已经足够惊艷了沈非了,除了热武器差点事儿,论单兵装备已经接近现代化了,这让沈非对他们的武器,尤其是火器尤为关注。
昨天他视察了白起舰与卫青舰,对火炮多少有了些直观印象,但这一次视察,却又让他对这个兵工厂刮目相看。
一大早,郭铁匠便带著大队人马迎接沈爵爷的光临,而沈老爹则是告了假,回南河寨去了——见到儿子安然无恙,他便想著回去看看,一是看看还蒙在鼓里的老伴儿,二是跟儿子沈强交换一下意见。
……
火器是沈爵爷要求兵工厂的研发与生產的重中之重,伴隨著皇家科学院的技术支持,配合兵工厂自身的研发团队,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正在逐步完善。
但是……很多革命性的变革还是没有太大的突破。
比如,由毛瑟主导的“自生火銃”项目,虽说已经突破了瓶颈,但是对於可持续性操作还是很受掣肘。
原本装备特战大队的火銃虽然已经升级到了“自生火銃”,但是由於它自身的局限性,实战效果並不显著,除了第一波打击之外,后续的很多操作环节都很复杂,实战中,更多是威慑性而不是实战性。
战士们反馈回来的缺欠很多,比如全天候作战,防水性能,弹药装填速度等等,甚至有战士反馈它的速度都不如弓箭来的快。
这让毛瑟这个研发主任颇感压力——他是沈爵爷钦点的研发主任。
射程和连发成了研发的重中之重,毛瑟甚至都考虑过速射炮的原理,打造三连发的火銃,但是火銃不比火炮,战场的短兵相接和单兵作战的武器,是不可能允许有像火炮一样的团队进行配合的。
对这些问题,沈爵爷又脑洞大开,开始了神来之笔,做出重要指示。
射速与射程只能二选一,根据战斗性质不同做出侧重。
比如远距离的,沈爵爷建议可以称之为“步枪”,一弹一发,强化枪管的长度及枪管內膛线的合理性,以及子弹的设计,这样全面列装大乾军队比较有优势,射程远,威力大,適合阵地战和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
至於近战的连发嘛,沈爵爷建议,在火銃的枪膛內设置一个特殊的弹仓,弹仓与枪管之间通过弹夹进行机关连接。当扣动扳机时,首先是最前端的弹丸在火药的推动下射出,与此同时,机关被触发,弹仓內的下一颗弹丸通过压簧会自动进入枪膛,並且击锤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復位,准备下一次射击。
兵工厂可以设计一个“弹夹”,装好弹丸,以便携为主,这种主要应用於近战和衝锋,也可以叫“衝锋鎗”。
对於弹丸,沈爵爷指出,现在的弹丸设计並不利於射速和射程,可以考虑设计成前尖后圆的箭簇型,於弹壳內装填火药,触发后弹头髮射。
这“神諭”一般的建议,让毛瑟再次茅塞顿开,心中对沈爵爷这不知道怎么长的脑子更是顶礼膜拜,佩服之至。
关於重火器,沈非並没有更多的指导性意见,他认为现在的速射炮已经很让自己满意了,至於大口径重炮,原理大差不差,让他们猥琐发育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