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败家玩意儿?好好感激!(1/2)
“呵。”谁知,白玉婉的一番话,却招来了叶知閒的一声轻笑。
“你笑什么???”白玉婉眉头一皱。
她刚才掏心掏肺的说了这么多。
结果,叶知閒居然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难不成,你还想一边抓著陈小姐不放,一边朝三暮四,去巴结你的名门贵女?叶知閒,你这样,迟早会害死整个国公府的。”
若是寻常人家也就算了。
可那纱帽女子可是有御赐金牌的。
这等身份若是事情闹大了。
“你故意的,你就是故意的,叶知閒,你是不是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办法,来报復我们。报復整个国公府。”
望著对面装若癲狂的白玉婉,叶知閒实在懒得跟她继续閒扯下去。
“我还要去给老太爷把脉,没时间跟你在这里閒耗,你如果想知道那女子是谁,大可去问国公夫人。”
叶知閒说完,头也不回的进入老太爷院中。
独留下原地发愣,一脸不明所以的白玉婉。
“他……他刚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我去问母亲?难不成,母亲还能知道,他在外面的那些下作勾当???”
望著叶知閒离去的背影,白玉婉气了直跺脚。
这傢伙真是越来越不成样了!
我好心好意来找他说,他居然让我去问母亲?
“要是我再问下去,他是不是还要跟我说,那个纱帽女子是陈小姐。”白玉婉真是气结了。
武明玉站在旁边,同样眉头皱作一团。
…………
然而,同样此刻眉头深皱的还有一个人。
那就是杨国公。
朝堂之上。
大雍德昭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
望著下方尽数陷入沉默的朝臣。德昭皇帝一张脸,简直都快沉到地上去了。
杨国公站在朝臣的队伍当中,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短短几日,竟在帝都当中,皇城脚下,接连发生了两起命案?
而且每一次命案发生,所牵扯到的人,都跟朝堂有关。
“千金阁的案子,才发生了几日?教坊司又发生了大火,而且还死了这么多的六部官员,其中一位,还是户部尚书。
诸位爱卿,不觉得应该说点什么吗?”
德昭皇帝面沉如水。
关於刑部,大理寺,还有京兆尹的调查卷宗,在场的朝臣们已经看过了,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的站在人群当中。
上次,千金阁的案子,原本怀疑是北境所为,可调查的结果却是大庆密探?
若这次的案子也是大庆所为的话!
一时间,下方的朝臣噤若寒蝉。
大庆兵力强盛。
是目前大雍制衡北境的唯一筹码。
若是双方因为这件事情,產生嫌隙。
那么日后的合作。
还怎么继续?!
可若是不发作,千金阁的事情,还有这次六部朝臣,死了这么多的人,要是连个交代都没有的话,岂不显得大雍朝廷软弱可欺。
北境是头猛虎。
但大庆同样是头豺狼。
在一片沉静当中,一位身披金甲的人影,忽而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大雍一品军候,秦裴虎秦大將军。
前些日子,他领兵在外,处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今天早上,才刚刚回到帝都金陵。
谁知,他人刚一回来,就听到了千金阁,还有教坊司发生的命案,关键是,这命案居然还与北境,大庆有关?
“秦爱卿,有话要说?”
眼瞅著,满堂朝臣,均闭口不言。
唯独秦大將军站了出来,德昭皇帝的脸色,终於有了几分回升。
“启稟陛下,大理寺,刑部,还有京兆尹付的公文,微臣都看了,但这件事,我觉得不能仅仅因为,几个大庆密探,就轻易认定是大庆所为。”
秦大將军此话一出,不光是德昭皇帝。
在场所有朝臣的脸色一下子全都变了。
“什么意思???”
“秦大將军,您莫非认为此事,是北境所为。”
“可……北境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难道想公然跟朝廷为敌吗?”
“而且杀人之后,还故意留下铁面这么显眼的证据,未免有些……太刻意了吧。”面对朝堂诸公的质疑,秦大將军並未开口说话。
他一双眼睛,依旧望著龙椅上的德昭皇帝。
“若是镇北王,未必会干出这样的事,但,如今的北境,早已是那位镇北少將军的天下,微臣虽未与之交过手,但却也调查过这位北境的铁面军神。
此人从不按常理出牌,每每出手,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就连大庆女王都常在此人手中吃瘪。”
秦大將军刚才也是在朝堂上,想了很久,无论是千金阁,还是教坊司,两次发生的命案,皆跟三年前的事情有关。
虽然秦大將军並不赞同,引大庆豺狼,伤害大雍百姓的事情。
但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忧。
宝剑铸成,便是为了杀敌饮血。
他就犹如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剑。
皇帝的决定他左右不了,但是,他却会竭尽全力,守护他心中的忠义,忠义忠义,先有忠,才有义。
所以,哪怕秦大將军內心,还是很欣赏镇北王,欣赏那位北境的铁面军神,但若是有朝一日,德昭皇帝將宝剑挥向镇北王,还有那位北境军神。
秦大將军也会毫不犹豫。
执行他內心的忠义。
“所以,你怀疑北境那位铁面军神?”德昭皇帝眉头一皱。
上次千金阁的事情,德昭皇帝震怒,可派人调查的结果,桩桩件件,矛头直指大庆暗探。
这件事,当时就被他被压了下来。
可这次教坊司的事情。
实在闹得太大。
还死了一个当朝三品。
无论这件事是北境,还是大庆。
这件事都是压不住的!!!
“微臣確实怀疑,不过,此事要想调查清楚,其实也不难,既然如今刑部,大理寺,还有京兆尹府的证据,都指向大庆。
那我们不如修书一封,向大庆女王询问此事。
並要求对方派出使者商议。”
秦大將军的话可谓是说到德昭皇帝的心里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