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356. 国风专推广策略(1/2)
第356章 356. 国风专推广策略
坦白讲,这十二首歌,就曲子本身而言,有个別地方並不是很优秀。
罗大佑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
但就整体的风格来讲,却是开创性的、是独一无二的。
“国风』一词,道尽了其中的韵味。
这十二首歌曲,確实具备了中国文化独有的风格,称之为“国风”,非常的贴切。
至今为止,无论是香江乐坛,还是台湾乐坛,这种风格的歌曲都未曾出现过。
虽然之前有出过一首《赤伶》,但那也是林嘉的作品。
原本,罗大佑以为《赤伶》只是个例,没想到它却是一个全新类型华语歌曲的开端。
片刻后,罗大佑反应过来,由衷佩服道:“林先生的才华,真是让人没话说。”
“嗯!”
“嗯!”
邓丽君和陈淑芬两女齐声认同。
写作能写出全球畅销的作品,拍电影能拍出电影史票房纪录的影片,经商能够把自己变成世界华人首富,林嘉在这三个方面展现出的才华,都让他人望尘莫及。
现在,他在音乐领域也展示出了独有的创造性,如何不让人佩服?
“罗先生,那这个专辑就交给你安排,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你儘管说。”陈淑芬说道。
罗大佑道:“这个风格的音乐,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我需要研究研究,再看怎么操作“好的,罗先生有需要隨时开口。”
“我会的。”
陈淑芬转向邓丽君:“丽君,你这边先录歌,我负责找人给你拍摄mtv。”
“要拍多少首?”邓丽君问道。
按照港台乐坛的惯例,出於成本考虑,一张专辑,只选部分歌曲製作对应的mtv就行。
“林生的意思,是十二首全部都拍。”
“好,我会配合好的。”邓丽君没有意见。
罗大佑也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此时,两人並不知道,林嘉要给《国风·戏腔》拍的mtv,並不简单。
这十二首歌,每一首,林嘉都会编至少一个古装故事作为背景。
而它们的mtv,就是这些故事拍成的短片。
不但如此,每个mtv的主角,林嘉都会在凤凰传媒的艺人中挑选。
比如凤凰八美、古天乐、焦恩骏、何家劲、江华、尹天照、吕颂贤这些人,都是可以成为《国风·戏腔》专辑mtv的演员的。
每首歌曲的mtv,林嘉会儘量选出最契合剧情的艺人来出演。
需要的话,四大天王也一样可以拉来作背景。
如果凤凰传媒这边的艺人不够选择,他还准备到邵毅夫那边借几个艺人过来。
此外,每一首歌的mtv,林嘉都会以电影的质量来要求,当做电影来拍,务求做得完美一些。
这种做法,在这个时代,是绝无仅有的。
除了某些大品牌的gg歌,没有哪一家音乐公司,会费这么多的成本去推广一首歌曲。
林嘉相信,有了这么多的支持,《国风·戏腔》专辑发行后,再怎么也不会太差。
在这张专辑里,那首《十年人间》,其实是原本歷史时间线《盗墓笔记》小说相关的一首推广曲。
这首歌,林嘉现在把它用作《鬼吹灯》的推广曲,也一样的合適。
他在这里埋了一个小小的扣子,这个事情先不会揭破。
等將来拍《鬼吹灯》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后者可以和《国风·戏腔》专辑再联动一番,继续增加热度。
除了砸重本拍摄mtv配合专辑,林嘉还会让凤凰音乐频道来给专辑打榜。
香江的两家商业电台,也同样会是专辑的打榜渠道。
还有,国风专辑將会用磁带和vcd碟片两种发行方式並行,尽最大的渠道铺货。
总之,对这张专辑的推广,林嘉会不惜成本。
这种极具民族风格的音乐,推广开来,是能够增加华语音乐文化底蕴的。
戏曲元素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艺术文化,肯定会有不少的受眾。
原本歷史时间线,这类国风、古风歌曲,基本是在千禧年之后才出现的。
现在,林嘉提前这么多年把这个领域开闢出来,更是用上邓丽君这种大杀器来推广。
林嘉觉得,这个类型的华语音乐,说不定能突破桔,不再局限於原本歷史时间线的小眾范围。
华语流行乐坛,一直被西方的流行元素占据著主导。
更有那么一群人,总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加圆,不惜贬低自家的文化来跪舔別人,让人无语。
林嘉短时间內改变不了这种大环境,但他要给自己弄一块自留地,问题是不大的。
另一方面,林嘉挑选罗大佑来给邓丽君这张专辑做监製。
也是认真考虑过的。
罗大佑確实如林嘉所说,是华语乐坛难得的音乐大师,在音乐方面才华横溢,他来给《国风·戏腔》做监製,说不定能把专辑质量再提高一些。
对方的音乐作品,很多都具备特有的人文情怀。
罗大佑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创,曾经批评过香江乐坛翻唱日本歌曲的泛滥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