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 小说连载(1/2)
“盗墓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盗墓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
………
这诸般事跡,须从我祖父留下来的一本残书《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讲起。”
“……”
只看了开头的引子,金鏞便立即提起了兴趣。
很快,房间內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纸张翻页的声音。
时间慢慢流逝,当金鏞再次抬起头的时候,已是到了中午一点多。
他对了下手錶,发现自己居然一口气看了三个多小时,错过了午餐时间,也不曾感到肚饿。
金鏞不记得,自己已经多久没有这样认真,这么仔细的去读一份稿子了。
沈保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对於这一点,金鏞也没有留意到。
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份书稿所讲述的故事吸引住了。
“大才啊!”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半晌,房间內响起一声复杂的感嘆。
金鏞终於明白,这部书稿为何连沈保新也参与进来。
午休过后,金鏞让人通知沈保新过来他的办公室。
在《明报》,沈保新虽然主要负责经营方面的事务,但是如果有特別的书稿,他偶尔也会参与进来。
很快,沈保新再次出现在金鏞的房间,他没有客气,直接开口问道:“这份书稿你感觉如何?”
“故事情节奇诡云譎,笔者想像力极其丰富,知识面广,文笔老练风格自成一派,倘若后续的故事能自圆其说,此书必可成为开宗立派的文章,香江文坛后继有人。”
金鏞颇为认真的写下这一段话。
看得出,金鏞神情里有讚赏,有感嘆,还有一丝落寞。
隨后他又写道:坦白说,若换成我,我写不出这样的故事。
金鏞本不善言辞,平时与人交流很多时候通过笔墨。
而且金鏞这最后一句,对书稿作者已是极高的肯定。
倘若其他人看到金鏞这样的评价,必然会大吃一惊。
然而沈保新毫不诧异,因为这份书稿的內容,確实有相当部分是金鏞所不擅长的。
他点点头,说道:“老董的评价与你相类,不过他有两重担心,一者此书涉及內地方面的事情较多,不知香江的读者是否会接受;二是不確定作者后续的故事,能否保持同样的文字质量。”
金鏞沉吟一下,果断作出决定:这部书稿我们务必要拿下,在此之前,我想先与作者见一面,可否安排?
这么多年来,几乎是金鏞第一次主动提出要见一位新人作家。
沈保新自无不可:“问题不大,他有留电话。”
……
“小友青春活泼,羡煞我等老朽。”
翌日,林嘉竣和金鏞的见面是在明报大楼的会客室。
这一次,面对林嘉竣,金鏞较为正式的开口,不类往日交流托於笔墨。
大概是没料到小说作者竟如此年轻,金鏞不免有些诧异,然而他口中却颇为客气。
“见笑了,查先生今年不过六十出头,怎能称老朽?倒是我年轻浅薄,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又岂会浅薄?小友太过谦虚。”金鏞摇摇头,下一句开始进入正题,“对了,林先生,恕我冒昧,请问这份书稿是否由你独力完成?”
林嘉竣自然是懂金鏞的意思,以他此时的年龄,写出这样的故事难免会让人存疑。
这次投递的书稿中,可是有涉及到国內近些年歷史背景的描写,故事情节就发生在不久前的时间线。
其中有一些知识,绝不像林嘉竣这样一个年轻的香江人能够写得出来的。
对於此时金鏞表达对书稿的疑惑,林嘉竣心中早已有定计,他回应道:
“书中故事,大约跟我祖母有关,去岁祖母抱恙离世,我便將她以往对家乡传闻所述之片言只语,加以我自己的想像,写出了这部小说。”
“原来如此,可惜与令祖母缘慳一面,想来我错失了人生一大快事。”金鏞疑惑稍解,又问道,“不知全本书稿完成后会有多少字数?”
“全部完成的话,大约在两百万字上下,这部小说我將它分为八卷,今日我带来了第一卷『精绝古城』的剩余书稿,查先生请过目。”
说完,林嘉竣拿出精绝古城下半卷手稿,递给对方。
“既是如此,我当先睹为快,林先生不介意的话,可在此隨意参观。”
“不必了。”林嘉竣摇摇头,出乎意料的提了个小要求,“查先生,可否给我安排一些纸笔?第二卷故事现在我正好有了一些灵感。”
这是林嘉竣的另一个应对方案,他要当著金鏞的面,直接把第二卷故事的开头现写出来。
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减少明报一方的疑虑。
“好,我拭目以待。”金鏞兴趣大起,立即叫人给林嘉竣送来纸和笔。
一老一少於是停止了交谈。
前者端坐开始默默读稿,后者则埋头奋笔疾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金鏞看完下半卷『精绝古城』的时候,林嘉竣已將第二卷故事『龙岭迷窟』的开头写了一万多字。
林嘉竣细节做足,对稿子上面个別语句段落还作了一些涂划修改,这样就说明他並非一次性成稿。
如果一字不改的顺写,说不定別人会认为他是將全篇小说整个背了下来。
虽然这就是真相,但真相很多时候並不代表事实。
金鏞乾脆把林嘉竣写好的第二卷故事开头也拿起来查看。
这一次,他很快就看完了新的內容。
放下手中书稿后,金鏞忍不住抚掌讚嘆:“精彩,精彩绝伦!”
金鏞显然有著文人的秉性,对於好的文章並不吝嗇讚美。
林嘉竣直接开门见山:“查先生,如果我这部小说在明报上面连载,明报准备付我多少稿酬?”
“林先生,不瞒你说,文章是极好的,不过你是新人,明报目前能付给你的最高稿酬是千字三百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