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都是为了宣传(1/2)
第357章 都是为了宣传
电影这东西,说到底背后有文化的支撑。如果你的文化跟他们不是一个路子,那么很难会获得成功,除非是类似《黑色通缉令》这种以东方的背景,內核却是西方內核的电影。
偶尔为之可以,拿来刷刷奖,骗骗美国佬的钱,但要是一直按这条路走下去的话,自己岂不是要成为香蕉人了?
而且纵然你是香蕉人,像林诣彬那种的,就算拍出了票房大卖的《素鸡》系列又能怎么样?
別忘了好莱坞是製片人中心制,除非你能像乔治.卢卡斯和史匹柏那样变身成为资本,要不然导演永远都是工具人,只有打工命。
当然目前国內的电影市场就摆在那儿,可能在未来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想要弄什么票房大卖,几乎不太现实,而且离盗版绝跡可能得要二十年,更何况还有日趋收紧的审查机制。
所以赵坤现在的策略就是沿袭张一谋在原时空中走的路,先攒人品,刷逼格。
不过他比张一谋还多了一条路,就是能够在香港拍电影。不光能够规避审查,而且以香港这个阵地,抓住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后半段,儘量积攒资本。
要是《黑色通缉令》成功,未来还能挣美国人的钱。
待时机成熟,便可以华丽转身,成为资本的一员。
至於什么文化输出之类的,赵坤目前还不敢想。在自己羽翼尚未丰满之时,只能去儘量迎合,
猥琐发育才是王道。
第二天,三人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大卫深夜秀的录製。
大卫.莱德曼相比老白男菲尔.多纳休,要更年轻一点,四十出头的样子,面相看上去也更为和善。
这哥们的经歷堪称传奇,他在超市做过店员,在电台、电视台做过撰稿人,主持过儿童节目、
天气预报节目和电影介绍节目。1975年移居洛杉磯,说单口相声,为肥皂剧撰写剧本。
直到82年作为nbc旗下一档深夜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一战成名。
如今的《大卫深夜秀》已然是全美最受欢迎的深夜脱口秀节目,没有之一。
用哈维的话来说,这是他了大力气才弄到了这次机会。
赵坤心里清楚,要是以前的哈维不可能约到包括《菲尔.多纳休秀》在內的这么火的节目做访谈,说到底还是扯著迪斯尼的大旗,人家才给面子。
所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做什么事你得有背景,有靠山,不然很可能一事无成。
这是一句永恆不变的真理,
相比保守、尖锐的《菲尔.多纳休秀》,《大卫深夜秀》更多的是以一种幽默风趣的风格出现俗话说:三分逗,七分捧。
为主持人大卫.莱德曼“捧限”的首先是保罗·薛弗指挥的乐队。
这个加拿大光头佬自节目开播伊始就与大卫合作,后世为此还获得一项葛莱美奖。
大光头擅长用精彩的音乐为节目划分栏目,渲染气氛。这种模式后世国內的综艺节目很多都效仿。
另外《大卫深夜秀》还有很多出外景的画面,外景记者也很有特色,比如憨厚的黑人胖子、红脖子的报幕员、听话的亚裔杂货店老板等等,也算是种族大融合吧。
节目还经常出来拿名人开涮,讽刺挖苦美国社会的一些阴暗面,甚至痛斥一些荒唐、不公平的事情,让观眾们拍手称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