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回校(1/2)
第333章 回校
赵坤有言在先,如果哈维在一个星期內没有答覆的话,他將要和哥伦比亚公司达成协议。结果哈维不到一周的时间就飞抵了香港,同行的还有一位来自迪斯尼发行部门的哥们。
因为当时《黑色通缉令》已经在香港上映,赵坤忙著跑宣传路演,只是和他们见了一面,就把后续事宜交给了公司总经理庄橙。
至於合作细节,赵坤就定了两条大的原则:20%的票房分成,北美大规模上映。
庄橙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而且还有皇家大律师的法律顾问加持,经过几轮的极限拉扯,终於达成了协议。
《八仙饭店》以一百万美元的价格买断北美地区的版权。
这个价格还算0k,毕竟这种东方的血浆片基本上没有大规模上映的可能,顶多也就在华人聚集区进行小规模的上映。主要还是靠收费的有线电视和录像带的版权收益。
这种属於长线收益。
《黑色通缉令》当然是以票房分成的模式,20%的票房分成,不低於500家戏院开画。
另外就是在有线电视和录像带的版权收益方面,梦工厂和兴隆影业同样享有20%的收益分成。
当协议达成的时候赵坤已经在京城落地了。
虽然对於赵坤获得金狮奖的消息內地选择低调处理,但北电大门口却依旧掛著两条醒目的大横幅。
上面一条“热烈祝贺我校导演系老师赵坤导演荣获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
下面一条“热烈祝贺我校摄影系78级张一谋导演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记得横幅刚掛上去后不久,这天陈大导正好路过,其实他早就知道赵坤拿到了金狮奖,张一谋拿了评委会大奖,只是见媒体上宣传的都是张一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掛》,內心稍感安慰,也就是说官方对赵坤的这个金狮奖並不认可。
只是当他看到电影学院门口悬掛著的硕大横幅顿时感到非常不舒服,官方都要求低调了,你们这么明晃晃地掛出来算什么意思?
原本他还打算进校拜访一下师长的,但看到这一幕,直接便过校门而不入。当然他还是自谢一个有格局的人,还做不出举报自己母校的事情。
不得不说,在88年张一谋斩获柏林金熊奖之前,陈大导是相当牛逼的。
执导个人首部电影《黄土地》即获得洛加诺国际电影节的银豹奖,之后执导《大阅兵》又获得蒙特娄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这些都是和欧洲三大电影节齐名的国际a类电影节,属於十二大的范畴。虽然说影响力相比欧洲三大电影节要差一大截,但奖项是实打实的。
尤其在八十年代国门打开,面对全方位的差距,急需证明自己的年代里,不得不说陈大导已然是电影领域的一桿旗帜。
但自从88年张一谋勇夺金熊奖之后,旗手换人了,这让陈大导相当不爽。尤其是两次参与金棕櫚的角逐,先后折载沉沙之后,恍然发现,如今压在他头上的,不止是一个张一谋,还多了一个赵坤。
別说金狮奖了,就连赵坤之前获得的那个柏林最佳导演奖也是他无法企及的。
其实最让他不爽的是,原本徐风追了两年,希望能让他执导的《霸王別姬》项目,现在竟然落到了赵坤手里。
《霸王別姬》这个项目,包括之前徐风追著他的事儿在圈內並不是什么秘密,甚至他还曾炫耀过,香港的大老板请他执导,他看不上香港的三流艷情小说云云,充满了优越感。
即便之后赵坤接了这个项目,说句不好听的,等於是自己的小师弟捡了自己的剩饭。
但赵坤如今拿了金狮奖,这就变的尷尬了,捡剩饭的说法无从谈起。一旦电影成功的话,大家只会嘲笑他有眼无珠,以前那些所谓的炫耀、看不上都成了笑话。
而且现在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苗头了,隨著《霸王別姬》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茶,青影厂各种显摆三千万的大投资,令本就深陷泥潭的北影厂既羡慕又嫉妒,同时还不得不沦为给青影厂打工。
於是乎大家都对陈大导之前拒绝《霸王別姬》的事颇有微词,什么心高气傲,不顾厂里的死活等等,说啥的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