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观望(1/2)
第218章 观望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隨著悠扬的歌声,电影开场便是几组在穆稜河畔的全景镜头,这是一个发生在河边小城的故事。
河边三个人,一个人在后景坐著钓鱼,前景一大一小两个人正在对话。而后景的人虽然在钓鱼,依旧时不时转过头看前景的两个人。
隨著音乐停止,镜头一转便是冰天雪地,王志闻木无表情地正在铲雪,故事徐徐展开故事的敘述时间在冬天,穆稜河畔的鸡西寒风肃杀,白雪冷寂,整个色调灰冷而清冽,就像男主角高启盛空空如也的內心,没有热情,没有生气,似一潭死水,激不起任何波澜甚至涟漪。
电影外景的镜头多採用大全景和远景,灰白色系的建筑,堆积的白雪,阴冷的天空。室內的光线则以白天自然光和夜晚暗光为主,奠定了电影的冷色调基础,而这与电影整体沉静压抑的风格极度吻合。
在座的都是业內行家,整个开篇看下来,略感惊讶。因为这种冷色调像极了之前上映的,並广受好评的美国电影《沉默的羔羊》。
高启盛在一次火灾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妻子因此与他离婚。此后他来到省城尔滨过著深居简出、沉默寡言的生活,他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去酒吧酗酒,並频繁地与人发生口角,儼然一个失意潦倒的失败者形象。
很显然,影片一反常规套路,讲述的就是一个在生活中遭遇重大不测的人,並且不能从挫折中迅速恢復,只能以一种压抑、自我麻痹的方式止血,基调是非常压抑、沉重的,因此冷色调的画面风格很好地契合了影片的主题,营造出清冷克制的氛围。
只是相比《沉默的羔羊》在冷色调的基础上刻意营造的阴森、恐怖的声音不同,《穆稜河畔》
米用的纪实坏境音响特別是在室內空间中,环境被衬托得更为安静,使得观眾在观影过程不得不非常专注和用心。
电影初始,镜头隨著河水朝前推进,小城冷寂清冽的模样慢慢显现,美声独唱缓缓切入,跟隨波浪一起一伏,空旷悠远,为影片打下静寂沉鬱的基调。
电影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高启盛目睹大火烧屋女儿葬身火海的那一段,悲愴的管弦乐,哀怨而又痛彻心扉,仿佛要把他的心撕裂,
而恰在此时现场的声音完全消失,只能看到人脸上痛苦的表情。
赵坤在拍这一段的时候,特別跟王志闻强调了这一点,因为人在极度痛苦的时候其实是哭不出来的,情感全部压抑到胸口如在喉。
当然《穆稜河畔》最大的特色是採用交叉敘事的手法,现实与回忆交织,不断推动著故事的升展。
影片中每一次的闪回都更好地解释了人物的现状,也让他的言行有了较为合理的缘由。而这种交叉的敘事手法让影片的情感在一点一点的酝酿之中累积,最终进发出打动人心的力量。
当初第一次放映时,无论是郑老师还是谢飞老师都相当惊艷,而此时坐在影院中的行家们却见怪不怪。
因为这种大量的闪回镜头,且全部都是採用直接切换,將过去与现实干脆利落地联繫在一起的手法並不新鲜,很明显是借鑑了法国新浪潮左岸派导演阿伦.雷乃的经典之作《广岛之恋》。
只是在《穆稜河畔》中,赵坤使用的更加简练嫻熟,直接將镜头作为变化的基础,根本不用任何诸如化出化入技巧,却丝毫也不中断敘事的连贯性。
唯有这一点让影评人们稍稍动容,因为很难想像如此老练的处理出自一个只有二十多岁年轻导演之手。
隨著剧情的发展,观眾们看到的是一个沉默寡言,易怒冷漠的高启盛。他像一个游魂在城市里游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