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剪髮(1/2)
“忆昔当年泪不干,彩楼绣球配良缘,嗯嗯……啊——我的妻,王氏宝釧……”
搞定了王志闻,赵坤心情大好,一边蹬著车,一边嘴里哼著跑调且记不清歌词的《武家坡》。
有一段时间特別流行古风戏曲歌曲,记得当时他和一个唱京剧出身的顏值女星在剧组里打的火热,就经常听她哼唱这首歌。
现在想起来还挺怀念的,虽说年纪大了点吧,但老a8也是a8,就是有点费油。
经过一个路口红灯,停下来挠了挠发痒的头皮,赶紧回家烧水洗头。
唉,每次洗头都是个麻烦事,天气凉了还不容易干。
正当赵坤无聊地扫著四周,突然目光定住,斜对面胡同口一家小店的招牌映入眼帘——温州美髮屋!
反正以后大概率不会再去北海公园门口卖画了,乾脆把这头长毛剃了省的麻烦。
这年头温州美髮屋可是时髦的代名词,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轻漂亮的理髮妹,特別能吸引蠢蠢欲动的小青年光顾。
绿灯闪现,赵坤朝著小店骑过去。
门口的大玻璃上贴著各种时髦髮型的海报,一块营业中的小牌牌掛在门把手上。
推开门,“叮铃铃……”一串好听的风铃声。
“欢迎光临!”
声音不大,但听上去怎么有点熟悉?
抬眼望去,正好和店里的年轻姑娘四目相对,两人不约而同露出惊讶的表情。
“原来是你呀!”
这姑娘不是別人,正是小院的邻居,早上刚打过招呼的清秀妹子。
面对赵坤的目光,姑娘变得侷促靦腆。
“您好,您是要理……呃,烫头髮吗?”
“不烫,理髮。”
赵坤咧嘴一笑,径直走到理髮椅上坐下来,看著镜子里有些发呆的邻居问道:“这家店是你开的呀?”
“不是,我是打工的。”姑娘道。
“哦。”
联想到这姑娘整天早出晚归的,赵坤敏感地再次朝店里仔细扫了一圈,无遮无挡,既没有后门也没有按摩床,就是一家简简单单的理髮店。
赵坤这才莫名地鬆了一口气,看到那姑娘还傻傻地站著,催促道:“来吧。”
“噢噢。”
姑娘连忙应著动起来,抖开围脖帮赵坤繫上,后领口披上一条乾净的毛巾。
鬆开绑扎的皮筋,一头茂密微卷的大波浪鬆散开来。
“您是要修一下吗?”
姑娘没有理解赵坤的意思。
“不是修,是剪。不留了,帮我理个精神一点的短髮。”赵坤双手比划著名道。
“剪了?那多可惜啊,都留的这么长了。”姑娘拿著剪子一脸迟疑。
“没事,剪吧,我都想好。”
姑娘听完,从门口的柜子里拿出一叠塑封的图片递过来,道:“您看看,哪个髮型合適?”
赵坤接过来一张一张看起来,都是各种男性髮型的图片。
“这些髮型你都会理啊?”他一边翻看,一边隨口问道。
“嗯,基本上都会。”
“那你蛮厉害的,老师傅了。”
姑娘害羞地笑了笑,扭捏道:“其实也一般。”
这些髮型在这个时代看起来都很时髦,但以赵坤的眼光来看,个个都是老土。翻了大半就没兴趣再看下去,递还给姑娘道:“算了,就给我理个寸头吧。”
后世流行的什么微分碎盖、刚夹前刺、纹理侧背啥的一时半会讲不清楚,而且也不符合当下的主流审美,还是不要標新立异为好。
“寸头啊,您不挑挑?”
姑娘的表情就跟上午的王志闻一样,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不挑了,就寸头。”赵坤坚定道。
虽说赵坤感到头皮发痒,早上梳头的时候感觉有些油腻,但毕竟三天洗一次头,总体给人的感官还並不脏,加之他的发质特別好,发量特別大,散开后如瀑布般乌黑髮亮。
姑娘並没有马上动手剪头髮,而是先用梳子將头髮细细梳了一遍,大波浪弯曲的头髮拉直显得更加长了。
姑娘將拉直的头髮比划了一下,抿嘴道:“您这头髮剪下来还要吗?”
赵坤难免纳闷:“头髮剪了就剪了,还要来干什么?”
姑娘犹豫了一下,道:“您这头髮剪下来快四十厘米了,能卖钱的,起码能卖十……二十块呢。”
赵坤闻言顿时心里一动,道:“你这理髮店还收头髮呢?”
作为行內人,拍戏的时候一般质量好的假髮套或者接发什么的都是用真头髮做的,价格还特別贵。比如某光头导演、黄姓老帅哥的假髮套,都是从国外定做,动輒几十万起步。只是没想到这种小店还有收头髮的业务。
“收的,特別是像您这种质量好的长头髮。”
想到刚刚姑娘犹豫的样子,赵坤开玩笑道:“你不说我不知道,干嘛要提醒我?”
姑娘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道:“明明能卖钱,不提醒不是坑您嘛。再说大家都是住一个院的邻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