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星锻领崛起(1/2)
第264章 星锻领崛起
星锻领绝大多数流民工人如今不再为生存所困,
他们有吃、有穿、有热水洗身,有清楚而明確的工作安排。
因为路易斯以“生存优先”为理念,逐步建立了以班组责任制、按绩效奖励为核心的运作系统。
矿工不再是被驱使著埋头苦干的奴隶,而是拥有身份、有规矩、有保障的生產者。
与此同时,无脉石正源源不断地从井下滑轨中运送而来。
第一道拣矿线上的工人已经熟练分拣、处理矿石。
那些带著微光的苍蓝矿石被分门別类堆放在有標號的料架上,部分已送往试验炉工坊,准备提纯。
剩余原矿也开始慢慢积压起来,像是等待烈火点燃的引信。
整个运输体系的运转近乎完美。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通向各矿区与主加工站的雪角牛车道、滑轨通路、冬季缓坡路径,都在过去几个月內被全面铺建。
特殊石材铺面、驯化雪角牛运队、路標导引与夜间光符照明同步投入,確保即便大雪封山,也能保持通畅运行。
这不仅使得井下物资得以迅速转运,也为后续的大宗设备、建筑材料、链金基座、高温熔炉等进驻提供了运输通道。
当然挖出的只是原石,距离真正“使用”还有极远的距离。
无脉石不同於普通矿石,它本身便携带极高的魔能与活性结构,未经处理就投入使用,不仅浪费,更可能引发不稳定反应。
而在星锻领最初踏入这片冻原时,这里连一座像样的熔炉都没有。
没有厂房,没有流水线,甚至连房子都寥寥无几。
这一切都得从零搭起来。
於是路易斯根据每日情报系统,最为合理地绘製了第一期工业规划图。
它背后套用的,是他前世熟悉的工业分区模型。
通风流线、分区安全、物资循环,乃至工人食堂与洗浴区的布局,全都计算得清清楚楚。
选址在矿井东南侧一块地形平缓、靠近水源与主道的缓坡平台上。这里离主矿口不过五里,既便於运矿,也易於守卫。
开工不到两个月,一片初具规模的冶炼与链金工业区便拔地而起。
五座主厂房一字排开,是整个工业区的核心心肺。
首先是矿石筛分线,这是工业区的第一环节,每日井下送上来的原矿首先匯入此处。
厂內配有一整条自动式振筛轨道,由雪角牛轨道直送入內。
是原矿筛分站,矿车送来的然脉石直接倾倒入粗筛平台,由震动筛与人工分拣配合,將石屑、
泥土与有价值的矿石分离。
风乾棚后方架设简易通风槽道,利用冬季冷风和人工鼓风,风乾潮湿的矿块,避免水分干扰后续点燃效率或储存。
第二、三、四主厂是主炉区,设有三座大炉。
其实就是粗砌的裂解炉,结构类似地球上的焦炉。
这些炉灶並不提炼纯晶,而是以“炽烧、碾碎、筛选”的方式,將脉石中杂质烧掉,留下高能无渣与中等纯度的燃烧块。
经过分级后,分別送往储能站、铸铁炉或即將启用的蒸汽驱动系统。
炉体採用了双层石砌结构,夹层灌注岩沙加铁渣,保证高温保热不外泄。
每座炉子均设余热排风道,將尾气引至风口处排放或用於加热水房。
第五主厂则是类似能源分装厂,负责將高能块分类储存,並以铁箱封存、防潮包布打包。
脉石虽不剧毒,但其微弱能场长期裸露会干扰生物方向感,甚至让人头晕,因此这里有明確分级封装制度。
七座附属工棚分布在主厂区四周,虽然並不是必须的厂房,但是也分別承担工具修理、冷却水池、工人饮食、临时寢舍、医务间和储矿仓等功能。
目前该能源区已动员超四千名工匠与技师,实行三班轮值制度,每日可处理脉石近五十吨,
產出十余吨標准燃块。
虽然听起来已然成规有序,但这套系其实统並非高端。
甚至粗看之下,全是铁皮包木架、粗绳牵牛车、柴堆火炉。
毕竟星锻领的这套工业体系,从一开始就不是在顺境中搭起来的。
不像翡翠联邦或帝国南部那样的老矿区,他们发展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许多工厂都早已是经过了几代改进,而且有著专业的链石炉子一开能连续炼上几天。
但是路易斯也没钱太多钱去买那些高端设备,市面上能用的价格太贵,而且运输成本高得离谱。
並且能买到的,大多是別人退役下来的老旧设备,有的连零件都找不全。
於是他只能捡便宜货,靠看一点点拆升修、改看用,结合前世学过的一些结构设计知识,再和当地的匠人、链金师们商量,把能拼的先拼起来。
没有哨的魔法系统,也没用什么高级法阵,只是靠著人力配合、合理动线、分工细化的思路,把一条简易流水线建起来了。
这些设备没什么先进的地方,但流程走得顺,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干嘛,也都知道哪段活不能马虎。
一天十几吨的產量,就是这样硬生生磨出来的。
更难得的是,这套东西不依赖进口、不靠外援,所有的部件、构造、流程,都能在星锻领本地復刻、扩建。
当然工厂不只是堆满魔能设备与铁炉管道的地方。
对路易斯而言,那些操纵锤炉、推矿车、调节阀门的人,这才是真正让这座能源工厂运转起来的“心臟”。
没有人,就没有產能。更別提什么流水线,
所以路易斯当即下令,所有新工人必须经过基础培训,不然连矿道都不许靠近。
於是培训营就设在工厂北侧一处旧木棚里。
没黑板,也没什么高深知识。教的是最基础的內容。
怎么戴护目镜,什么叫燃块过热,矿车剎车怎么,哪种顏色的脉石不能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