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集的乐呵劲(1/2)
第166章 大集的乐呵劲
顾宪伟扫了一眼,看著热热闹闹的大集感嘆的说道:“这年味一下子就有了!”
让顾宪伟觉得特別舒服的是,从这些汉子们的脸上,顾宪伟感觉到了那种许久不曾感受过的因为过年而带来的快乐。
顾宪伟一直以来都以为这是自己的错觉,他年青时候过年对於老百姓来说那种快乐,
一直是他幻想出来的,並不存在的。
但今天他明白了,那种发自內心的快乐时光是真的。
不知道怎么了,顾宪伟发现大家的生活明明越来越好了,但是身上的快乐却是越来越少了,像他们年青的时候,虽然挣的少,但真的快乐,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排个队买肉,买肉的时候还要挑肥的买。
物资匱乏的时候,反而比现在生活的更开心?
顾宪伟心中有点想不太明白这是到底为什么。
感受了大集上的气氛,內心却產生了新的疑惑,
顾山可不知道爷爷想的什么,他此刻单纯的就是感慨今天这大集人多。
“走吧,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说罢,顾山带看一眾长辈们向看大集走去。
眾长辈也拉了拉自己的帽子,让自己的视线更舒服一些,带著大毛的帽子有点挡住了眾人的视线,所以拉一拉推一推,更好一些。
集上可以说是各民族的都有,不论是逛的还是摆摊的都是这样,而且这边的少数民族讲起普通话来口音都很明显,不像是大城市少数民族同胞们说普通话已经十分字正腔圆和沿海的学生在一个水平线上,这里可不一样。
所以进入大集的时候,耳边响著各种各样口音的询价声,报价声几乎不绝於耳,一下子让人有了一种身在异国的小感觉。
当然,这是顾宪伟等人的感受,顾山自己已经渡过了这个阶段,习以为常了。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这么多少数民族?他们也过年么?”
黄巧珍冲看孙子顾山低声的问道。
顾山道:“很多都不过吧,不过就算是不过年凑凑热闹嘛。也不是只有咱们中国人,
还有外国人。喏,那个就是了,中亚国家过来买货的”。
有的时候大集上还会见到中亚过来人,只不过他们普通话就完全不会了,他们过来就是纯採购,看上了大集上东西的便宜,想低价买货再运回他们本国去出售。
大体上相当於咱们以前边境倒爷,肩扛手提做生意的那种。
在人边住了久了一些,便有了一点分辨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本事,也不一定准,但是十有八九吧,就算是咱们这边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也是有区別的,哪怕都是同一个民族,你注意的话也能看出一点刚別出来。
所以,和奶奶说话的时候,顾山便发现了一位国外的边境倒爷,正在摊子旁边和摊拉操著一口外国话交流。
交流的挺顺畅,这边的很多少数民族语言和中亚国家的语言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交流並没什么太多障碍。
“哎哟,这边还有对联卖,早知道咱们就不必从老家那边带过来了”李彩英看到了旁边专门卖对联的摊子衝著儿子感嘆了一句。
李彩英这一句直接把摊主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当他看到顾山的时候,笑著打起了招呼。
“顾山!你—这是你家的长辈们吧,这是顾大叔,这是顾老爷子?—”摊主笑呵呵的说道。
顾山看到这位,异了一下:“吴三哥,你不是回老家去了么?”
摆摊的这位姓吴,大號顾山给忘了,反正跟著人家叫吴三哥,並不是周玉顺四方村的村民,而是別的村子的,和周玉顺挺熟的,以前赶集的时候喜欢耗在周玉顺的煎饼摊子旁边吃煎饼。
这位並不是胶东人,但是却长了一个胶东胃,特別喜欢吃煎饼卷菜,每次大集最少五个打底。
而且这位吃著还不一样,自己买来边疆土生摊主的肉食之类的,自己卷著吃,主打一个就是每个煎饼卷都不一样。
有些顾山觉得很美味,但有些就不习惯,比如说卷羊头肉带著羊羊眼睛的那种,但有些是又爱又恨,比如说煎饼卷辣椒炒小鱼乾,很好吃,但是每次吃完,靛眼子最少有两三天的时间都隱隱带著无法言语的酸爽。
“老家也没什么意思,就带一家人回来了”。
吴三哥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微微有点尷尬,只不过顾山並没有注意到。
“来,来,带几副对联回去”。
“不用,真不用,我们家都准备好了”顾山连忙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