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龙庭铸根通冥府,镜底照魂现故亲(2/2)
“殿下不必多虑。”崔判官似看出他的迟疑,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此物可证下官身份。”
玉佩上刻著“太阴”二字,背面则是精巧的九凤纹。
李易手腕上的金线突然自行游动,在玉佩表面勾勒出一个相同的纹路,二者严丝合缝。
“原来如此。”李易微微頜首,心中已有计较,这金线既是信物,也是钥匙,更是某种位格的象徵,不管眼前这人是何来歷,自己此刻也理应跟过去一看。
於是,他抬手作揖:“有劳崔判官带路。”
崔判官面露欣慰,转身引路,所过之处,街上的游魂纷纷退避,有些甚至直接跪伏在地。几个维持秩序的鬼差更是停下手中锁链,垂首肃立。
李易见此情景,已是猜出眼前这个判官身份不低,该是有些来歷的。
那崔判官走过人群,袖袍一挥,就有一道幽光自其鬼印中飞出,落地化作一架青铜马车。车前四匹骨马眼窝中跳动著青色鬼火,车身雕刻著冥纹,隱约可见“太阴承运”四个古篆。
“殿下请。”崔判官掀开车帘,“此去九幽別院尚有三百里之遥,乘此车可避黄泉路上的阴风蚀魂。”
“九幽別院?”
李易默念此名,迈步上车,踏入其中,才惊觉车厢內別有洞天!
看似狭小的空间里竟是一片园林,最中间的石亭中摆放著檀木案几,案上玉炉中青烟,散发出安定神魂的香气,车窗如幕布,透过车窗望去,外界的景象已变得模糊扭曲,唯有灰濛濛的雾气飞速后退。
“方圆三万里,乃大唐龙庭对应的冥土分野。”崔判官跪坐案前,取出一套青瓷茶具,“自太宗皇帝敕建阴司龙庭以来,便由十殿阎罗共同执掌。而今圣人在位,龙气昌盛,这冥土中也越发鼎盛,物產渐丰,太阴別院便是完全取於冥土之物所建。”
茶水注入杯中,呈现出琥珀色泽,散发出一股沁人心扉的幽香。
李易一口吸入,竟感觉精神都振奋了几分,魂魄隨之凝实,便知不是凡品,若在凡间,那也是天材地宝一级的物件了。
“方才那枉死城,是专收横死之魂的所在。”崔判官则在继续介绍:“而我们要去的九幽別院,则是.”
突然,车身剧烈一震!
窗外灰雾中突然探出数只漆黑利爪,狼狠抓向车厢!
崔判官脸色骤变,急忙掐诀念咒,车厢表面的冥纹大亮,將那些鬼爪灼烧得滋滋作响,逼迫其退去!
“是那些流窜的野鬼帅!”崔判官咬牙道,“近来阴司动盪,这些修炼有成的鬼物越发猖狂了。”
李易目光一凝,透过车窗看到雾中浮现十几道黑影,个个身高丈余,披著残破鎧甲,
手持各式阴兵,为首者头生独角,正贪婪地盯著马车,作势又要来攻!
“凯王朝之宝,找死!”
崔判官怒喝一声,腰间鬼印飞出车外,迎风便涨,转眼就化作山岳,轰然砸下!
轰隆!
巨响声中,地动山摇!
那些鬼帅见状四散奔逃,却仍有两个被鬼印擦中,当场魂飞魄散。
李易见此情景,暗自咋舌,便是这一手神通,自己便是运用四象魔道,或者辅以外丹,也决计做不到,这个崔判官的修为若在阳间,怕是在金丹中都为顶尖,该是七转、八转,乃至九转巔峰的层次!
一时间,他对这个引路的判官,便有了全新的认识。
待鬼印收回,崔判官面色稍雾,而后道:“倒是让殿下见笑了。自去岁阳间也不知什么人,突然在大唐境內修建大量三太子庙,兵煞渐增,这冥土中的鬼魅就越发躁动。不过,今日这些野鬼帅敢拦凤驾,还是这般阵仗,怕是背后另有指使之人,但殿下也无需担心,冥土虽是变化莫测,但咱们大唐龙庭在其中亦是一等一的势力——”
李易闻言若有所思。
他自然是知道,那些三太子庙都是何人修建,但如今那些庙宇,都已成了自己的基本盘,因此听得兵煞之说,便想著打探一二,打算出言请教。
但他话未出口,马车已然衝破灰雾,窗外景象豁然开朗一座朱墙金瓦的宫殿群悬浮在虚空之中,四周环绕著九道冥河。
宫殿正门牌匾上“九幽別院”四个大字银鉤铁画,每一笔都似有龙气缠绕。
李易看了那门匾一眼,隨即目光就被宫殿上方悬浮著的一轮明月吸引,月光清冷,却將整座建筑群照得如同白昼。
不过等他凝神细看,便发现那根本不是月亮,而是一面巨大的青铜镜!
“到了。”崔判官先是一指宫殿,而后注意到李易的目光,笑道:“此乃娘娘以先天太阴之气炼化的幽冥鉴,可照三界眾生。”
几息之后,青铜马车缓缓降落在九幽別院前的白玉广场上。
李易踏出车厢,仰望著悬浮在宫殿上方的幽冥鉴,竟隱约在镜中看到了万安山庄之景。
“殿下请隨我来。”崔判官在前引路,“娘娘已在太阴殿等候多时。”
李易微微頜首,目光扫过四周。
九道冥河环绕的宫殿群气象森严,每一处檐角都悬掛著青铜铃鐺,无风自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铃声入耳,竟让他神魂为之一清。
走过九曲迴廊时,李易忽然开口:“崔判官在阴司任职多久了?”
“回殿下,自开元五年娘娘建这別院起,下官便在此当值。”崔判官脚步不停,语气中带著几分追忆,“那时殿下刚陷死劫,娘娘特意从泰山府君处討来太阴金线,为殿下....”
话到此处突然顿住,他像是意识到失言,急忙转移话题:“前面就是太阴殿了。”
李易眸光微动,將“太阴金线”这个名號记在心底,再低头看向手腕。
看来手腕上这缕金线,就是当年武惠妃为自己求来的护命之物,只是不知那三头鬼物口中的“位格本源”,与这金线又有何关联。
想著想著,他转过一道纯黑影壁,眼前豁然开朗。
太阴殿通体以玄玉砌成,殿前九级台阶上布满点点星光,但殿门紧闭,上面贴满了泛黄的符篆。
“自八年前那场变故后,娘娘坠入冥土,便將自己封在此殿中。”书生判官嘆息一声。
话音未落,宫殿大门突然洞开!
一队身著素纱的侍女飘然而出,分列两旁。
为首的女官手捧玉盘,盘中盛著一枚晶莹剔透的玉佩,形如新月,散发著柔和清光。
“娘娘有令。”女官声音清冷,“请殿下佩此同心玉,入內相见。”
李易没有犹豫,上前接过玉佩,瞬间,周身泛起淡淡月华。
崔判官见状,眼中闪过复杂之色:“殿下虽歷劫转生,但这太阴命格却未曾改变。”
李易前行几步,在踏入宫门的剎那,只觉眼前景象骤变,原本阴森的冥土宫殿,竟化作一处雅致园林。
亭台楼阁间点缀著奇异草,远处还有潺潺流水声传来。
若非天空中那轮青铜镜依旧高悬,几乎让人以为回到了阳间。
“此乃太阴幻境。”女官在前引路,“一草一木皆由月华凝就,最是养魂。”
穿过九曲迴廊,前方出现一座白玉凉亭。
亭中端坐著一名女子,头戴凤冠,身披霞,背对著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