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一九九八(1/2)
深秋。
暴雨倾盆,一辆新能源计程车穿过白茫茫的雨幕,停在了一座殯仪大厅门口处。
后座车门被轻轻推开,一把黑色长柄雨伞率先从车门內伸了出来。
“砰”的一声轻响,雨伞被撑开,车內的中年男子轻挽自己的袖口后,从车內走出,皮鞋踩在满是水流的路面上,溅起的水渍打湿裤腿,但他却並不在意。
陈默满脸肃容的望向前方,殯仪大厅里外,一片素白,弔唁逝者的悲伤氛围在此刻如浪潮般汹涌而来,令他有些心头髮堵。
他环顾四周,门口处停著大量的红旗轿车,其中更是有几辆国宾礼车,还未熄火,尾灯的红芒在昏暗的天气环境下,显得格外刺眼。
不少和他一样刚刚抵达的宾客从车內出来,撑著雨伞拾阶而上,路过他旁边时,礼貌微笑示意。
陈默和他们一起,来到了殯仪大厅內,將早已准备好的白,放在了逝者遗像下方的供桌上,隨后就退至人群后方,看著遗像中和蔼的老人,怔怔出神。
“嘿,陈秘书,真是你啊!”
这时,一道难以抑制热情的轻呼声,从旁边传来。
陈默扭头看去,只见一位穿著西装的中年胖子,挤了过来,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肩膀。
“王博?你也来了?”陈默略显惊讶,隨后无奈道:“別叫我陈秘书了,都多年前的事了,喊我大名就行。”
“这不是喊习惯了嘛!”王博笑了笑,隨后问道:“好多年没见了,最近咋样?”
“不尽如人意!”陈默摇了摇头,直言不讳,隨后打量了一眼王博。
一身迪奥西装,腰带是lv的,手上腕錶是劳力士经典款潜航者,显得暴发户味道十足。
“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吧?”陈默淡笑著问道。
“做点小本买卖,一般一般!”王博小声道。
倒不是王博谦虚,儘管他如今身价有个小千万,但在眼下这个场合,的確只是个小角色,不然就不会和陈默一样,站到人群后方来了。
“咳咳!”
不知是不是两人的窃窃私语显得有些不太礼貌,前方一位衣著军装常服的大校军官咳嗽两声,两人立马警觉,识趣的闭上了嘴。
在肃穆安静的氛围下,陈默看著灵台上老领导的黑白遗像,思绪不由飘荡回二十年前。
他是八零年生人,十八岁那年,也就是1998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或许是因为能力优秀,也或许是因为机遇极佳,参军后的他一帆风顺,立功提干上军校,更是在军校毕业回到部队后,在一次战爭理论辩论竞赛中,被领导看重,调任为秘书。
这就是王博称呼他为陈秘书的由来。
老领导姓张,叫张参山,是他的直属上级,更是他的恩师、贵人。
仰仗著在领导身边做事,他在部队里颇为受人尊敬,远比他级別高的军官都对他极为客气热情,而且,他陪同老领导参加各种高规格的会议,更是受益匪浅,无论是眼界、见识、人脉,都是同级別军官无法比擬的。
按理说,以他这样的起步高度,註定前程似锦,一片坦途。
但命运就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在时代的浪潮面前,人就如同一粒小小的沙尘,一不留神,就將被时代拋弃。
老领导是野战军出身,擅长大兵团作战,执著於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作为领导秘书,陈默同样是专攻部队机械化理论,认为全面机械化是未来趋势,是军队发展的未来,钢铁洪流过境之处,无人能敌。
儘管在当时已经有发展信息化的声音冒出,但陈默只是將其当做旁门左道不予理会,更是在一次老领导所参加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上,將一篇《我军应全面发展机械化,信息化只是西方错误诱导》的发言稿递交了上去。
而结果就是,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爭,把全世界,把所有人,给打醒了。
陈默后知后觉才发现,信息化才是未来,才是新时代的趋势。
但为时已晚。
2003年精简整编裁军中,陈默所在部队被裁撤,老领导因为被评定为不適合再胜任未来军队发展管理岗位,而转业离开。
他依稀记得,老领导离开那天,语重心长的一句话。
“小陈,我老了,干不动了,以后的路你得自己走了。”
有领导离开前的照拂,儘管所在部队被裁撤,但他仍得以留在军队里。
但领导的离开,对他打击很大,因为此前太过於顺风顺水,导致遭遇挫折后的落差,使他根本承受不住。
加上没有了大树乘凉,人情冷暖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曾经所有人都是笑脸相迎,后来演变成无人问津。
因此,与其灰头土脸的继续干下去,还不如选择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