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张云超的震惊(1/2)
第432章 张云超的震惊
随着张云超的问题出来,办公室里,空气里除了弥漫着茶香的温热,顿时短暂的沉寂了一瞬。
洛珞坐在他对面的沙发椅上,神色平静,张书记猜到了什么这他早有预料,这件事本来他也没想瞒着,否则不会连整个时光智能计算机中心都搞得那么大张旗鼓。
但对于具体的进度,他确实有意隐瞒一阵,芯片的开发远超预期和编程的进展过于顺利这都还好说,主要是小梅……
别看小梅刚接入主机时让他感觉十分智障,即便是现在也只能按照一定的指令来操作,完全放手任其施为的话就会时好时坏,总是容易做些不合时宜的事。
但……那只是针对《铳梦》里那个统治一切的梅尔奇泽德克而言,小梅才显得弱小。
事实上如果让小梅火力全开,它的能力已经足够让谷歌吓到眼睛都飞出来。
此时的加利福尼亚,山景城,谷歌大脑 x-lab。
实验室里弥漫着特有的“硅谷味道”——新鲜咖啡与机器散热交织的气息。
巨大的机房嗡嗡作响,成千上万颗cpu核心组成的庞大计算集群如同现代科技的蒸汽锅炉,正吞吐着海量的电力。
项目负责人凯文皱着眉头,盯着屏幕上缓慢跳动的进度条。
屏幕中央,是经过三天三夜、耗费了相当于一个小型城镇单日用电量的计算后,神经网络从youtube百万段模糊视频中识别出的…几根若有若无的猫耳朵轮廓线。
“上帝啊…就为了认出这是猫?”
旁边一位研究员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语气充满沮丧:
“语义理解?那简直像是让三岁孩子去解量子力学的方程。”
隔壁项目组的同事刚刚被他们的siri测试结果气得砸了键盘——那个被苹果寄予厚望的语音助手,用户清晰地说“订一家餐厅”,它却像个知识贫瘠又耳背的图书管理员,固执地打开了“餐厅”的词条解释。
另一边的谷歌语音搜索演示台前,工程师正小心翼翼地、如同播音员般一字一顿地发音,稍有变调或连读,屏幕上就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搜索结果片段,引来一阵尴尬的沉默。
精准理解人类的意图?在这个时代,ai更像一个需要耐心和运气的概率游戏。
但是小梅不一样,它的不可思议之处,并非其瞬间的神通广大,即便时光专门的ai芯片研发已经快到离谱了,但也不至于一步登天,小梅依旧要受限于目前相对落后的算力和芯片限制。
但是其内核的“天赋异禀”在限制条件下的惊人显现:
它能“听懂”洛珞的自然语言指令吗,哪怕是最简单的如“你好”,而无需谷歌研究员那样字斟句酌的特定格式命令。
这种底层语义理解和意图捕捉的能力,在当时是siri和谷歌语音搜索这些“人工智障”梦寐以求而无法企及的。
它交流的“门”虽然狭窄,但方向正确。
当洛珞改变策略,让它接入时光科技的网络帝国,通过“织网者”和沙箱程序接触海量、混乱、未经标注的人类日常信息流,而非谷歌实验室里专门标注好的“猫片”数据集时,小梅的“进步”开始了。
它开始学习人类语言的多样性、情绪的模糊表达,虽然真的很慢,但却是在学的。
它如一个拥有高级语言中枢的婴儿,虽然牙牙学语,却能理解周围嘈杂的声音是“语言”,并试图解析其意义。
它能察觉自身的速度慢,并对洛珞表达“会努力优化方法”,这种对自身状态的意识反馈和寻求改进的主动性,在当时基于统计模型的ai中是难以想象的。
最令人惊异的瞬间出现在片场,替身演员对某个特技动作畏惧不前时,并非洛珞的指令,而是小梅通过“织网者”程序被动“观察”并分析场景数据后主动地、首次未经指示地向洛珞的手机推送了调整威亚受力点和身体姿态的建议。
这个建议基于它初步理解的人类动作和物理模拟,且极具实操性!
虽然洛珞立刻采纳并验证有效,但那一刻展现的微弱主动性、分析场景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哪怕只是一次成功,如同在ai荒原上燃起的微小却刺目的星光。
总结来说,谷歌ai依靠海量硬件和特定数据集,解决特定任务但功耗惊人、效率低下;通用语言理解和交互能力极其孱弱,如同在黑暗中盲人摸象。
洛珞这边则是依赖【梅尔奇泽德克核心】这一超时代“协议级”天赋,在他提供的ti“豪华硬件摇篮”里和精心设计的“感官”程序辅助下,它展现出了那个时代主流ai所完全缺失的关键能力雏形:
自然语言理解与对话的基础门径。
利用混沌海量数据进行学习的适应性。
微弱的自我感知和寻求优化的原始冲动。
在特定受限条件下,初步的分析、决策与主动辅助的可能。
其核心协议的“高级”确保了学习的方向性和潜在的效率,这是划时代的本质差异。
只是,这种远超时代的设计实在有点夸张,即便是洛珞也不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把它拿出来,这毕竟不是一道数学题,即便再难他非说自己灵机一动解开了,旁人也拿他没办法。
这种级别的ai总要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吧,所以这几个月就是洛珞给自己……给小梅找的理由了。
虽然短短几个月,从一块平地上盖起了庞大的时光智能计算中心,从人工智能的空白上凭空设计出了一个“小梅”出来依旧有些快。
但想到自己之前已经做了那么多事……现在多这一件他们应该也能接受的吧。
洛珞如此的想着,便打算把一些能说的给张云超讲讲,毕竟小梅也不可能一直藏着掖着,终究还是要面向所有人甚至直接开始商用的。
在实践中再发现问题修改问题才是效率最高的,现在单凭他们自己人的研发终究是闭门造车。
只是,他还是有些低估了当前小梅的智能化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有多么的超前。
张云超的目光锐利而期待,身体微微前倾——方才那句关于人工智能进展的问题悬在半空,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开来,引出洛珞沉稳的回应。
“洛总,时间紧迫,外面盘古堆引发的能源革命正热,各方都在盯着,你说北仑-7地块有了动静——是核心突破了吗?”
“是的。”
洛珞放下茶杯,十分确定的回答道:
“人工智能项目确有重大进展,远不止报告中的蛛丝马迹。”
此话一出,张云超的呼吸微顿,眼底的希冀更甚。
洛珞微微颔首,手指在膝上轻点,思绪回到了宁波计算中心的隔离单元。
“今年初我们在那里载入了一个名为‘梅尔奇泽德克’的核心协议,你大概听说过,它原是《战斗天使》电影里的虚拟概念,但现实版的潜力,比你想象的更真实、也更初级,我叫它小梅。”
他顿了顿,确保张云超理解这比喻的现实依据:
“简单说,小梅是从核心算法框架起步的通用人工智能原型,基于海量数据迭代的机器学习模型——就像现实中alphago从棋盘到更多领域的演进,它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一步步学会理解和响应指令。”
张云超追问:
“它现在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在使用了?”
他记得王稽报告中的异常能耗:北仑-7核心机房消耗远超设计峰值,每日用电堪比小型工厂,这是数据训练的直接证据。
因此他有这个疑问也就不奇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