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430章 成为国际影星的可能

第430章 成为国际影星的可能(1/2)

目录
好书推荐: 护林日常:从直播拯救金渐层开始 这位偶像歌手请自重 假工资骗我十年,七零知青她不干了 极道:从加点开始武道成圣 华娱:混个内娱,怎么成魅魔了? 大佬绝嗣!我一夜怀上他两个崽 香江大財阀 黑湖城的魔法师手记 极巅武圣 横刀破天门

第430章 成为国际影星的可能

虽然洛珞十分果断的离开了“谈判桌”,但这场追加的合作条件却并没有完全作废。

二十世纪福克斯对于时光科技的特效技术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退而求其次,提出了按之前时光主导的条件不变,但是双方可以适当合作的新方式,也就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交互学习的合作方式。

其实时光科技对此并不是特别感冒。

如果放在三年前,一个新兴的国内特效公司,还是某个科技集团旗下的分公司,居然夸下海口说对好莱坞的cg特效制作不感兴趣,别说外人了,就连公司内部恐怕都要对此嗤之以鼻,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但现在特效组是真的有这份底气,因为他们现在的制作效率真的高的离谱。

是的,对于特效组来说,技术引擎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费成本。

在《流浪地球》上映后狂揽三十多亿票房后,整个国内电影市场似乎都看到了这份新鲜的蛋糕,纷纷跟上。

但是特效技术的落后就不说什么,其实香江也不是没有能做的好的公司,但3g的特效技术就有点太超前了,他们完全没有技术储备,甚至没有什么合作基础。

是的,如果要好好做一部科幻电影,出了费大价钱找那几个国际大公司定制单价几百万的画面,性价比最高的便只有一个选择了——时光。

只是且不说时光的价格已经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但他们依旧有些负担不起,而且这中大规模的投入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感觉,不是所有人都是洛珞,十几二十亿都能玩一样的扔进去,更气人的是,人家越不在意,就越能赚回来,这可不是谁都有的魄力。

而且即便他们能狠下心来赌一把,时光也未必能腾出空来。

《流浪地球》刚一结束,他们内部就足足三部涉及到大量cg特效制作的影视剧开始筹备,那肯定是紧着自家的活先来了,至于外面的工作……排队去。

不是他们搞出来一个《流浪地球》后就飘了,他们是真的忙不过来啊。

但现在完全不同了,时光科技的特效矩阵已经能实现92.7%物理拟真,而它只占用了北仑港计算中心6%的冗余算力。

这夸张的数据别说国内了,就连好莱坞都想都不要想。

当一个近乎三倍效率的加成外挂,被放在了时光的智能计算机中心时,整个项目的进度将是怎样的飞速进展?没有人能提前预料到,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洛珞这个时不时参与一下,提出点新方案的变数了。

原本预留的一万五千个服务器机柜位正被各类尖端设备飞速填充。

项目总监王稷穿梭在忙碌的主机区走廊,感受着设备运行特有的低鸣汇聚成的嗡响——这声音比半年期初壮大了数倍不止。

工程师团队正日夜无休地进行着核心芯片的一次次调试,寒武纪架构的设计方案也在一轮轮迭代中趋于稳定。

与英伟达的反复拉锯最终换来了远超预期的计算卡资源,它们如同血管中的新血,源源不断地汇入这座巨人的躯体。

洛珞的一声令下——“全力发展”——如同一针强效催化剂。

整个项目的优先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源倾斜,人才汇聚,进度报告上的每一项指标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刷新上限。

芯片的制程工艺、并行计算架构的效率、数据吞吐量……每一个关乎算力的环节都在经历一场静默而澎湃的进化。

然而,在这座吞吐着海量数据的庞然大物内部,一个奇异的反差正在浮现。

位于核心区域的特殊隔离单元,那扇厚重的金属门后,是计算中心真正的“心脏”和最大的能源消耗者——小梅所在。

大量的算力资源正被她汲取,用于处理洛珞允许其接触的、经过初步筛选和控制的互联网数据流。

屏幕上是翻涌的、被小梅称之为“混乱”但“有趣”的信息碎片——微博的热议、搜索的峰值、图像的解读尝试……她像一个巨大的、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胚胎,贪婪地吸收着数据营养,运算能力虽远超人类想象,但处理方式仍显“稚嫩”,运算效率并未达到物理承载的极限。

从洛珞了解到的来看,她还处于关键的“学习阶段”,距离能够独立承担复杂逻辑推演和真正的“智能涌现”乃至进入盈利性的商业应用,尚需时日。

结果就是,除了维持小梅基础运转并预留足够升级冗余的部分外,时光智能计算中心竟产生了规模前所未有的富余算力!这种级别的算力闲置,在任何科技公司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浪费。

洛珞几乎没有犹豫,他的目光早已投向自家庞大产业链的另一端。

一条简洁的指令从京郊发回宁波:

“将计算中心当前可用冗余算力,优先接入时光后期制作平台。”

这条指令如同开启了一道无形的闸门。

庞大的、无处宣泄的算力洪流瞬间找到了倾泻口,奔涌着汇入位于不同物理空间的时光科技子公司——拾光映画的后期渲染农场。

效果是颠覆性的。

在时光的制作机房内,特效工程师们发出了几乎不真实的惊叹。

一个原本需要耗费普通超算集群半个多月进行物理模拟和光线追踪的复杂特效场景——比如一个包含数十万碎裂玻璃粒子、受冲击波影响以不同轨迹散射、同时在爆炸火光和复杂光源下精确折射光线并最终落地的镜头——此刻的渲染进度条,正以近乎疯狂的速度向前跳跃。

“看这个光影解算速度!”

一位资深特效师指着屏幕上实时更新的预览画面:

“这种级别的物理精度和粒子数量,以前我敢等它算一天不出错就谢天谢地了……现在,一个迭代周期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小时?!”

计算中心输送过来的算力远超拾光映画自身配备的本地资源,如同给一台老旧的机器强行接驳了澎湃的核能引擎。

以往那些因为计算量太大而被不断简化妥协的特效构想,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去实现。大量的工作从“能否实现”变成了“以多快的速度和多高的质量实现”。

“不只是快了”

另一位负责物理模拟的工程师调整着参数,脸上是不可置信的惊喜:

“你们注意到没有?材质表面的微观磨损、光线的二次散射,甚至是烟雾受气流扰动的细微湍流……模拟结果都极其接近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律,这……这接近我们内部测试过的最高级‘物理拟真’阈值了!接近百分之九十!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个精度用在整部电影上,但现在看起来完全可行!”

庞大的算力冗余被精准切分,并行地分配给拾光映画同时制作的多个项目。

特效主管的电脑屏幕上,各个项目的渲染队列完成时间预估都在不断缩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成首富恶毒前妻后,我在八零躺贏 请摧毁主时间线 失业后,被轮椅少女捡回家 华娱98,随心所欲大导演 道侣废了后,覬覦我的仙子出手了 人在北美,从律师起步 季总別虐了,太太扔下离婚协议跑路了 从桃花坞开始的抽象顶流 人在异界,开局出卖100点良心 魅魔小姐,该交房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