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388章 禺谷站和盘古堆

第388章 禺谷站和盘古堆(1/2)

目录
好书推荐: 护林日常:从直播拯救金渐层开始 这位偶像歌手请自重 假工资骗我十年,七零知青她不干了 极道:从加点开始武道成圣 华娱:混个内娱,怎么成魅魔了? 大佬绝嗣!我一夜怀上他两个崽 香江大財阀 黑湖城的魔法师手记 极巅武圣 横刀破天门

第387章 禺谷站和盘古堆

海风带著初冬的凛冽,吹拂著东海上星罗棋布的岛屿,夕阳的金辉涂抹在略显陈旧的渔村屋舍上,码头停泊的小渔船隨波轻晃。

黄泽岛,这个原本寧静得如同被时间遗忘的小渔村,此刻却成了最高保密等级工程——“夸父”聚变示范堆计划的前哨阵地,已彻底变了模样。

隨著建堆计划的准备工作开始,本就不多的住户,都以拿到大量的拆迁款告別故土,迁往他处安置。

人去楼空,只有海风在岸边呼啸,那份属於渔村的寧静,已被一种无形的、令人屏息的肃杀之气所取代。

几辆掛著军牌、没有任何標识的墨绿色越野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这片与世无爭的海岬村落。

车轮碾过布满贝壳残片的土路,没有扬起多少尘土。

车还未停稳,一队身著深色便装、行动利落的身影已迅速下车。

为首的男人约莫四十岁,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肩膀线条绷得笔直,正是安全部门“特殊项目协调组”的吴峻,现在已经是中校了。

距离最后一批岛民撤离半月有余,“肃清”早已不再是字面意义的清扫,而是更彻底的物理隔绝与信息封锁。

此刻,围绕整个岛屿的除了海水……还有海军最新列装的022型飞弹快艇组成的流动警戒线。

任何未经许可接近白线的船只,无论是迷航的渔船还是好奇的货轮,立刻会被高频喇叭发出严厉警告驱离,暗藏在船上的短波电台会同步將情况报送至岸基指挥中心。

更远处,依託大岛或礁盘建立的移动雷达站,其巨大的拋物面天线如同敏锐的电子巨眼,不分昼夜地凝视著这片海域,517型远程警戒雷达的波束穿透浓雾和夜幕,捕捉著最微弱的异常回波。

海军巡逻艇划出的冰冷白线,如同无形的锁链,將岛屿与喧囂的外界彻底隔断,但真正的壁垒构建,才刚刚开始。

岛上本就不多的简易道路,已被工程兵部队用蛇腹型铁丝网和预製混凝土隔离桩分割包围。

所有原有的码头、登岛点都设置了24小时双岗岗哨,配有简单的红外夜视观测设备和探照灯。

核心区域——那个远离废弃村落、地势相对平坦、被选定为未来堆工地的巨大土坪周围,安保措施陡然升级。

三层防线已经成型:

外层:由海军陆战队一个连驻扎巡逻,依託天然礁岩和改造后的废弃石屋建立观测哨,重点监控整个海岸线和岛上非核心区域。

他们配备著望远镜、可携式战场监视雷达和反狙击探测装置。

中层:吴峻带来的人手部署在此,与工程指挥部临近。

这里架设起由重型货柜改造的临时指挥控制中心和多个固定岗楼,部署了最新的人脸识別与刷卡双重认证的门禁系统、移动式x光安检设备用於检查进出车辆物资。

通讯主要以保密性极高的专用数字集群系统为主,辅以有线通讯作为备份,彻底屏蔽普通手机信號。

內层:整个堆址场地已被近三米高、顶部覆盖刀刺滚笼的铁丝网围墙完全围闭,围墙地基深挖防止破坏。

只保留一个主入口。

围墙內外安装了高密度、可切换红外摄像头,所有图像实时匯聚到指挥中心的多屏幕监视墙上,所有画面保存期不少於90天。

重要位置的更是永久存档。

围墙下埋设了震动感应电缆,並布设了隱蔽的防入侵被动红外探测器。

內部,一支从总参某部警卫局调来的精干小队负责最后的贴身守卫,他们甚至已开始进行堆工建筑结构图和紧急疏散预案的沙盘推演。

信息保密是另一场无声的战爭,建设未动,安保先行。

在確定试验堆建立的一刻起,本就已经快要到顶的保密等级……还有上升空间,还能再往上提。

岛上任何人——无论是军人、工程师还是后勤人员——都必须通过比常规涉密项目更为严格的政审和保密培训。

任何电子產品严禁带入核心区,离开岛屿前必须经过专业设备检查。

岛上的所有对外通信——包括军线——都需通过指挥中心的“信息滤网”,关键词触发即时警报和溯源。

吴峻亲自设计了一系列反测绘、反侦察预案,包括对可能出现的低空无人机的反制准备,以及在岛屿周边部署了定向电磁干扰设备用於屏蔽低空信號。

他深知,真正的威胁可能藏身於最普通的“杂波”之中。

虽然项目的保密工作一直做得很好,但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他们这么大一个项目。

儘管这边的岛屿有些偏僻,但此刻估计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上这里了。

新架设的高压氙灯將指挥中心外的空地照得亮如白昼,灯光边缘之外,黑暗浓重如墨。

某处废弃房顶的阴影里,一个身披偽装网的观察哨,通过带有微光增像管的夜视瞄准镜,警惕地扫视著灯火界限之外的黑暗。

空气中瀰漫著湿冷、海腥,还有一种无形的、如同被绷紧到极限的弓弦般的紧张感。

岛民带走了生活气息,而进驻的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秩序,一种只为守护地底深处尚未破土、却足以改变世界的秘密而存在的秩序。

工兵营正连夜加固一段容易被风浪侵蚀的岸堤,挖掘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岛屿上显得格外刺耳,但这声音也被严格限制在低洼地带传播。

……

几辆掛著特殊通行证的越野车碾过临时铺设的硬质路面,扬起细微的尘土,在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坡前停下。

洛珞的靴子伸出车门,踏在覆盖盐霜的硬化路面上,发出沉闷的迴响。

他身边,吴峻中校按著腰间的通讯器,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外层铁丝网与荷枪巡逻的海军陆战队,再投向远处被厚重围墙包裹的核心区。

“洛总,最后一台移动式主动声吶阵列部署完毕,水下三维监控网成型。”

吴峻的声音透过防寒服的通讯系统传来,清晰而冷静:

“信息滤网覆盖率100%,目前未检测到任何异常电磁泄露或未授权测绘信號,所有三级预警预案已加载完毕,场地正在进行凭证工程。”

洛珞停步,望向那片巨大的、覆盖著迷彩偽装网的平整基岩区域。

扑面而来的除了寒意,还有巨型机械发动机低沉的嘶吼和岩层破碎的敲击声。

他披著深色的工装夹克,目光锐利地扫视著下方已然面目全非的建设工地——曾经的渔村基址,如今正经歷著翻天覆地的重塑。

场地平整工程正处於高峰。

几台身形庞大的反铲挖掘机和凿岩机正协同作业,履带式推土机轰鸣著將鬆散的土石方推向指定区域,装载机和重型自卸卡车则如同忙碌的工蚁,有条不紊地將弃土运往岛上的回填区或临时堆料场。

空气中瀰漫著柴油味和新鲜岩石被破开时特有的气息。

“洛总。”

洛珞这边刚过来,一个穿著藏青色工装、戴著安全帽的中年人立刻快步迎了上来,他是负责现场土建施工的工程部负责人赵工,身旁跟著几名主要技术员和安全员。

洛珞点点头,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问道:

“进展如何?復勘结果確认了?”

“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详细復勘……”

赵工指向不远处一台正在作业的地质钻探机:

“加密钻孔点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按您的最高要求,深度全部达到设计持力层標高以下至少十米,目前採集的岩芯样本显示,与前期资料高度吻合,基岩整体性、承载力、节理分布良好,未发现未探明的软弱夹层。”

“详细报告和分析模型预计今晚能匯总到指挥中心。”

洛珞走近临时搭建的露天试验台,上面摆放著刚刚取出的、仍带著地气的灰白色岩芯样本。

他拿起其中一截,手指在坚硬的断面纹理上摩挲了几下,又掂了掂分量,仿佛在亲自感受这片土地能否承托起试验堆的重量。

核设施建造流程中,场地平整和基础工程永远是第一步。

虽然他专业是纯粹数学,微分方程,以及计算材料学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对地质和工程学一窍不通。

但作为总设计师,他是最清楚自己的聚变堆需要的硬性参数的。

虽然其他项目上的总师只是负责协调全局,专人负责专事,像这种情况,通常都是两个部门协调確定。

但……兹事体大,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所以……他又去“选修”了地质工程学。

嗯~就用最后剩下的一百多积分。

虽然不足以让他一跃成为国內顶尖的地质专家,但起码协调建堆前期的地质勘察、土地平整等工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尤其是在一些地质参数上,作为顶尖数学家,整个项目上都不存在能够替代带设计模型,规划具体参数的人。

合作对接倒也不是不行,但总归两个人或者说两个部门,出错的风险就更大点。

现在整个要求的参数和设计方案全部出自洛珞一人之手,出问题的概率就被降到了最低,除了……

他要多辛苦一些了。

否则按理说这种地质勘察的事情,还不需要他这个总师亲自过来看。

“地下水位呢?”

他继续问道

“监测点数据显示稳定,完全在设计预案的控制范围內,基坑排水系统已经按照预案提前布设完成,隨时可以启动大规模降水。”

工程师回答道。

洛珞的目光隨即投向正在进行土方作业的核心区域。

“场地平整必须严格按照最终覆核的地形模型进行,为下一步基坑开挖提供零误差的工作面,土方调配方案优化了吗?减少场內周转,提升效率。”

他的提问直接切入关键的管理细节。

这问题把赵工都问的一愣,他前前后后做过几十个工程了,经验丰富不说,还绝对可靠。

否则也不可能在试验堆著急建设的这个紧要关头,第一个把他的团队拉上来,自然是值得信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成首富恶毒前妻后,我在八零躺贏 请摧毁主时间线 失业后,被轮椅少女捡回家 华娱98,随心所欲大导演 道侣废了后,覬覦我的仙子出手了 人在北美,从律师起步 季总別虐了,太太扔下离婚协议跑路了 从桃花坞开始的抽象顶流 人在异界,开局出卖100点良心 魅魔小姐,该交房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