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材料问题解决!(1/2)
第364章 材料问题——解决!
怀柔基地那充满工业科幻感的“龙腾城”大门在防弹车窗后飞速倒退,深秋的寒风裹挟著零星的枯叶打在车身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
就在片场眾人开始下一场戏份拍摄的时候,洛珞坐上了秦浩的车,飞速驶离了片场。
车內暖气开得很足,但洛珞的心绪却早已飞离了片场。副驾驶座上的秦浩递过来一份刚刚列印还带著温热的报告,纸张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车厢里格外清晰。
“洛总,最新匯总数据出来了,包括王教授那边材料验证平台的『偽弹性崩溃』详细诊断报告、改性剂合成路径失败记录、以及星火超算的分子动力学模擬关键节点数据。”
秦浩说著把一块黑色“厚板砖”递了过来,这是洛珞专属的电子设备。
即便洛珞的手机本就是特殊加密的,但隨著夸父工程的立项,那个手机最终还是从工作之用转回了生活。
而关於项目的所有消息,都用这部给洛珞特製的通讯器来传达,保密性远超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卫星电话。
它不使用公共蜂窝网络,而是完全依赖独立的天通一號和北斗短报文融合信道,基於当时的“北斗一號”试验系统和早期的保密卫星通讯技术发展。
信息传递並非直接“发送”,而是先以一层1024位rsa加密为基础,再迭加上工程组专用的、定期更换、存储在物理隔离加密狗中的特供混沌加密算法。
即使信號被截获,破解第一层或许存在理论可能性,但所需算力和时间也极其恐怖,至於之后那混沌加密层更是真正的天堑,密钥与物理设备绑定,无法脱离硬体破解。
日常待机时,除卫星收发模块处於极低功耗监听状態,其余所有无线信號被物理屏蔽或完全禁用。
设备內部有信號场强传感器,一旦探测到周围出现异常高强度定向射频扫描,会立即触发本地告警並上报到“星火”中心安全部门。
这部设备除了洛珞以外,只有秦浩有保管权,就连魏晓峰这个副总,甚至张云超都无权翻看,因为其中有一个线路,是跟那位领导的双向联络线路。
是的,不是单向联繫而是双向,级別之高毋庸置疑。
“还有沪上李工他们关於『自適应场引导层』小比例样机的初步测试数据,效果……超出预期。”
洛珞隨手拿起笨重的“手机”。
触手冰凉沉重,远超普通手机的质感。
外壳是某种磨砂处理的深灰色合金,没有品牌logo,没有任何標识,只在侧面有几个极细微的凹陷,不细看会以为是工艺瑕疵。
它的屏幕是2008年罕见的全触控萤幕,且覆盖著一层哑光材质,即使在车內昏暗光线下也不会反光。
尺寸接近一部普通记事本,厚度却有两厘米,像一块加厚的板砖,內部的防护层占据了绝对空间。
他拇指无声地在屏幕下方一个微不可查的指纹识別区停留了约半秒。
屏幕瞬间亮起,没有炫目的启动动画,没有运营商logo,只有一个简洁到极致的黑白界面,中央一个暗金色的“太阳”纹章一闪即逝,隨即跳转为加密文档列表。
此刻,“玄甲”屏幕上展开的,正是其他几个基地最新的报告匯总,而洛珞率先打开的则是王启明关於“偽弹性崩溃”的最新分析报告。
洛珞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滑动,目光如炬,半响没有说话。
他思考了一下,没有选择直接赶去王启明的京城基地,他需要更全局的视角。
“回指挥中心。”
洛珞轻声开口,隨即又通过手中的设备向中心那边发送消息。
“通知中心,调取合肥基地陈院士最新的雷射同步性模型优化版本,整合到参数库,我需要全系统关联推演。”
半小时后,“夸父”指挥中心。
洛珞径直走进自己那间被特殊屏蔽的推演室。
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又闭合,隔绝了外界的喧囂。
屋內,依旧只有那一张硬木书桌,一面覆盖著潦草公式的白板,以及一台高速终端。
他坐到终端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王启明团队发来的那份触目惊心的“偽弹性崩溃”报告:
失效区域:主能量交换区a-7至c-3区段
触发条件:温度峰≥2250k,中子通量≥10 n/cms,压力加载速率≥1.2 gpa/ms
失效表徵:非预期超大范围塑性流动,晶格滑移带出现异常扭曲,界面结合能急剧弱化,形成类流动態“熔蚀”通道。
微观分析:高分辨电镜显示界面附近出现显著元素偏聚,原子空位浓度激增至临界值以上,伴隨位错网络崩解。
改性剂路径瓶颈:高纯wb-4复合基板所需关键“鈀-硅-碳晶界改性剂”第3阶段合成,因固溶体稳定性差及放大生產时杂相控制失败,成品率<15%,无短期突破方案。
现有材料学框架,在这些极端多物理场的复杂耦合下,已然失效。
常规的试错,时间成本是他和“夸父”都付不起的。
这也是他这两天跑去拍戏的主要目的所在,如今也是解决它的时候了。
他深吸一口气,意识沉入系统空间。
浩瀚的系统空间中,那台散发著幽紫色光芒、外形如古老星图仪或异星显示器的【流形重构】器静静悬浮。
隨著他的意念召唤,冰冷的机械音在意识深处响起:
“检测到超复杂高维材料数据模型……”
“数据来源:多物理场耦合实验数据集、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擬轨跡、微观失效机制诊断报告、改性剂合成路径参数……”
“流形重构擬態投影消耗积分预估中……”
【流形重构加高维材料数据模型,本次投影需要消耗1580积分,是否使用?】
洛珞看著系统提示的数据微微挑眉,有些惊讶,不是因为费太高了,而是……有点低了。
要知道之前他也曾用【流形重构】试过一次,解决这个材料问题,当时需要两千多积分呢,所以他这次可是凑够了才回来的。
否则要是拍完戏回来积分不够,那多尷尬,他就是现场加戏也得把需要的积分加出来啊。
结果现在需求的积分量居然一下子少了那么多,看来这段时间王启明团队那边的努力也不是无用功,从积分需求减少上就能看出来,进展不小。
只不过从剩余的1580积分上也能看出,要想凭他们自身的努力彻底解决,恐怕没有三五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是別想见到成果了。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走点捷径。
“使用!”
洛珞没有丝毫犹豫,在心中默念道。
1580点积分瞬间化作磅礴的金色数据流,如同有生命的星河,呼啸著注入那台“流形重构”器。
幽紫的光芒猛然炽盛,仪器核心处,一个代表wb-4基板及其界面模型的复杂光团骤然出现,无数代表应力、温度梯度、中子轰击轨跡、晶格振动的线条疯狂交织缠绕,混沌一片!
这是代表著目前他们实验的错误数据。
接著,重构启动!
整个光团被无形的力量“摊开”,好像投射进一个更高维的系统空间。
在那里,洛珞的意识如同超维观察者,看到代表基板晶格结构的无数节点正在微观的应力风暴中扭曲、断裂。
他看到中子轰击製造的空位陷阱如同黑洞般吞噬著晶界强度。
也更清晰地“看”到了那导致材料失效的元凶——在多场强耦合的特定瞬间,发生在蜂巢结构锐角处的局部热软化与中子级联损伤诱导的位错滑移带增殖,两者共振形成了一个亚稳態的“流动通道”!
同时,改性剂的合成路径在三维反应釜模型中,清晰地暴露了导致固溶体不稳定的几个关键杂离子引入节点,以及反应器內微流动死角导致的局部浓度失控。
这也正是【流形重构】最牛的地方,单单是构建投影不算什么,最主要在於“重构”两个字上,它能自动帮你改错这你受得了嘛。
很快……
洛珞“看到”新的晶格拓扑结构在重构器中生成——一种层状梯度过渡界面,核心不再是硬碰硬的正面对抗,而是巧妙地在强化相与基体之间,引入了极薄的、具有超高空位扩散係数和位错偏转能力的缓衝层。
这种新结构如同给应力波设置了精巧的消波迷宫,能將破坏性的能量级联有效地分散、吸收、导流。
核心材料的配方也被微调,增加了特定比例的稀土掺杂,用於钉扎关键晶界,提升抗辐照肿胀能力。
同时,关键的“鈀-硅-碳晶界改性剂”合成路径被彻底改写!
重构器直接摒弃了原方案中第3阶段不稳定的多相反应,採用了一种近乎艺术的解决方案——外场诱导原位自组装!
数据流精確指明了在特定磁场、特定超声波频率、以及特殊的溶液离子环境梯度下,能够驱动形成目標稳定固溶体的新反应路径。
整个新路径不仅避免了放大效应瓶颈,成品率预计能从绝望的15%跃升至75%以上!甚至连製备新工艺的设备改进参数都被一併推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