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意料之外的选择(1/2)
第316章 意料之外的选择
而除去粉丝外,真正的科幻迷则在激动之余,分裂出巨大的担忧浪潮。
原著党最忧虑的就是剧情魔改:
“千万別拍成披著科幻皮的爱情片!”
“希望能保留原著的硬核和残酷感!”
部分“科技迷”对3d技术的不信任:
“国產3d?还是科幻?先例太少了,谨慎不看好。”
“硬体跟不上,再好的技术也是空中楼阁,国內有几块合格的3d银幕?”
对刘慈欣参与度的疑问:
“大刘老师是『编剧顾问』?具体顾问到什么程度?原著灵魂把握在他手上吗?”
整个影视圈都知道洛神的剧向来是他的一言堂,甭管多大的腕,在他的片场也是老老实实的听安排。
他这说一不二的风格,也让眾人不由担心,会不会大刘压根就没有什么决定权,剧本还是洛神一个人改的啊。
虽然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看过洛珞的作品,对他的编剧也是信得过的,但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还是更相信大刘的水准。
以至於公告中的措辞引发了强烈的討论。
可以说是期待与压力的並存。
而另一边对於圈內人来说,更多的则是震惊之后涌起的复杂情绪。
“拾光这资源,这魄力……”
首先羡慕甚至嫉妒都是必然的。
洛珞亲自执导並主演,刘艺菲几乎锁定了女主角,原作者刘慈欣深度参与——这阵容背后透露的掌控力令人咋舌。
其次就是目前拾光已经透露出来的製作成本和投资金额,打底五个亿!
上限……没有上限。
当初拍摄《原始码》时,洛珞的大手笔就已经让不知道多少人咬牙切齿的嫉妒,这一次甚至让他们有点绝望。
这狗大户拾光也太有钱了吧,关键是洛珞还真捨得。
原本《原始码》已经大获成功,他只需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就同类型的电影拍他个两三部,或者直接搞个《原始码2》三四五六出来,都一定会有大把的观眾买帐,简直就是躺著赚钱。
但洛珞似乎对於已经达成的目標毫无驱动力,就想挑战点高难度的。
非要在这时候把什么3d电影搞出来,这怎么可能呢?
且不说它的製作难度有多大,上映的成本有多高,以及剧情和特效是否能达到观眾的期望。
即便是全国所有电影人都对他的这部戏满意,也愿意走进电影院去支持他,以国內的电影市场,充其量能有多少票房?
这都不是可能赔钱的问题了,以国內目前的票房,压根就没可能负担起这个庞大的投资,他们实在搞不懂洛珞在干什么。
不过,那些导演製片们可能还会站在影视圈本身去考虑,演员们可不管你那个。
电影本身是赔是赚,都不影响他们拿属於自己的那份片酬,更何况盯著这部戏的又有几个人是为了片酬的,倒贴钱去也不是不行啊。
公告虽未公布配角名单,但敏感的演员经纪公司早已提前嗅到气息,摩拳擦掌的准备起来。
一些成名已久、寻求突破或巩固地位的戏骨们,其经纪人的电话开始悄悄活跃,通过各种渠道向拾光核心团队试探可能的配角机会。
年轻演员和正处於上升期的艺人团队更是卯足了劲,一些重要配角等潜在人选分析帖子在粉丝群內部层出不穷。
各大经纪公司发动人脉,希望能將自己旗下的艺人塞进这个註定万眾瞩目的剧组,哪怕是小角色,露脸即是镀金。
《流浪地球》的这场选角风暴瞬间席捲整个影视圈,一线演员挤破头只求一个配角名额。
拾光映画编辑部,还有筹备中心的门槛几乎要人踏破。
在这个大家没有门路找到洛珞的时候,温嵐的办公桌成了竞爭的最大战场。
一封封精心装订的演员资料,带著不同公司的logo和恳切的推荐信,沉默地堆迭成小山,信里开出的条件也是一个比一个丰厚,每一页都承载著沉甸甸的野心。
怀柔基地的空气里,除了道具车间新送来的零件散发的冰冷金属气息,还瀰漫著一种无声的焦灼。
那不仅仅是工业级別的精確带来的压力,更是无数颗跃跃欲试的心被“3d科幻巨製”这个词点燃后的狂热。
业內人都清楚,踏上这艘船,意味著什么——不仅仅是曝光,是咖位,更是有可能在国產电影的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毕竟不仅仅是演员、导演那几个有限的主创可以声名鹊起,即便是道具师,做出了这一单,那在业內也是叫的响的成就。
风声鹤唳,却又目標明確。
刘培强这个角色,剧本摘要里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复杂的轮廓:空间站的孤胆英雄,连接天地的桥樑,饱含理想主义光芒却深藏对地球家人的愧疚与挚爱。
年龄要求精准地定位在四十岁上下,既要有歷经风雨的成熟沉稳,又需要留存青年將官的锐气与担当,更重要的是,眼神里必须拥有那份理想主义的光芒。
这也是无数道目光最先射向的位置,因为这一角色整个拾光都没有一个合適的演员,而且又是主演,很大可能是这部电影放出来戏份最多的角色了。
许多被视为“一线中生代”的实力派演员,他们的內心独白在无声上演。
某个早已在电视剧领域封神的影帝级人物,经纪人递上的橄欖枝被打回,反馈委婉却清晰:
导演组在寻求一种更具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感的形象,那与他在小屏幕上的厚重家国形象略有偏差。
他在家中翻阅著剧本摘要,指尖划过“空间站”、“百年守护”这些字眼,心里那份对突破戏路的渴望,最终化成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
另几位同样星光熠熠的候选人,或在思考角色的张力,或在分析竞爭对手的优劣势。
有人特意收集了国际空间站相关的影像资料,试图捕捉那些太空人长时间在失重环境下的特质。
就连网际网路上都开始大肆的“选角”,各种网站自发搞起了投票,选出他们心中最適合演这部戏的阵容。
一般每一部关注度很高的影视剧,都免不了会有这么一个过程,最典型的就是大鬍子,每次开拍之前不在网络上炒个半年,他是不会罢休的。
只是洛珞的戏还是第一次经歷这种过程。
倒不是说他的戏关注度低,那当然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