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天才的交流与碰撞(1/2)
第260章 天才的交流与碰撞
“陶教授!”
果然,隨著洛珞抬起头看向一旁,发现居然是陶哲轩后,並没有產生被打扰的不悦,反而十分惊喜道。
“嘿,叫我陶就好,或者terry。”
陶哲轩摆摆手,显得非常隨和:
“恭喜你,洛,你刷新了菲尔兹奖的记录,而且一下就是三年,估计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个记录都將固定在那儿了。”
“想想都替未来的那些年轻的天才们绝望,横在他们面前的简直是一座大山!”
陶哲轩的声音带著美国西海岸特有的清朗语速,他几乎是孩子气地蹦跳了一下,在洛珞面前站定,友好地伸出手。
“也恭喜你”
洛珞站起身,同样郑重的伸出手。
他早已久仰这位数学界传奇“神童”的大名,彼此在偏微分方程和调和分析领域的工作多有交集,邮件交流也涉及过他n-s研究的核心思想。
“不过大山什么的太夸张了,我们的数学会越来越年轻的。”
他对此倒是很乐观。
“好吧,无论如何那是后来人操心的事了,我现在只对你的研究进度感兴趣。”
陶哲轩突然浮现出一脸期待的样子。
“在审你那篇『核爆』论文的时候,我就想过,『这个傢伙的思维可真犀利』,今天总算能当面聊了。”
闻言,洛珞无奈的苦笑一声,果然,又是一个……
“老实说,洛,”
他很自然地坐到洛珞旁边的空位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闪烁著纯粹的好奇与认同:
“我太喜欢你去年在《数学年刊》上那两拳重击了。”
他做了个挥拳的动作,配合著他跳跃的神態,显得格外生动。
“一拳砸穿了强解的老路,告诉大家『此路不通,但別灰心』;另一拳又开闢了新战场,把调和分析的手术刀塞进流体几何的血肉里缝合!这思路简直…帅呆了!”
他忍不住讚嘆道。
洛珞被他直白而充满感染力的形容逗乐了。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陶哲轩那种对数学纯粹的热情和对新奇思想的推崇。
“『缝合』…这个比喻很有意思,terry,那把『手术刀』还在打磨中,说实话,锋利度和精確度都还没到我理想的状態。”
洛珞坦诚道,这正是他和斯梅尔都探討过的核心挑战。
“你调和分析的手段炉火纯青,在建立你那套非线性估计体系时,是怎么处理这种『刀锋』的微调问题的?比如在那些需要极端精细尺度的非线性项耦合上?”
洛珞拋出了他论文审稿时就思考过的问题,这是真正的求教,也是天才之间的碰撞点。
“啊!问到痒处了!”
陶哲轩一拍大腿,整个人几乎要兴奋地站起来。
他语速更快了,思维如同迸发的电子束:
“调和分析与多尺度分解,就像在给湍流的高频『噪音』和低频『基流』做『降噪处理』和『特徵提取』!你提到几何嵌入…关键就在於找到那个『频率滤波器』和几何特性在尺度转换中的『不变性』连接桥…”
他一边说,一边用双手做著复杂的手势,仿佛在空中描摹著抽象的数学结构。
他从洛珞那篇证偽强解路径的论文切入,特別是洛珞对爆破准则能量估计的几何化解读。
“你的能量准则∫0t∥w(t)∥l∞dt=∞∫0t∥w(t)∥l∞dt=∞,本质上是个几何奇点增长的『警报器』。
有没有可能,把它重构成一个刻画『涡管结构凝聚程度』或『螺旋度能量聚集速率』的几何测度?就像…就像…”
他顿了顿,眼神瞟了瞟天板,似乎在寻找最贴切的类比,最终目光落回洛珞身上:
“就像你笔记本上画的那个旋涡——找到它边界『自相似性』的关键参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