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终於亮起的灰色技能(2/2)
其实超算的检测跟【流形重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输入参数和公式进行验证,同时还能模擬发射情况。
只不过区別在於,在洛珞的认知里,超算尚且有算不到的情况,但【流形重构】绝无这种可能,除非他积分不够。
“不必客气,大家各司其职。』
洛珞轻笑一声,就像之前在水木大礼堂跟王院士说的,他其实早就是航天工程的一份子了,只是没有一个固定项目的设计师名义而已。
他目前只是掛名了歼-11和长征五號两个项目的顾问而已,並不算项目的正式在编人员。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少见,跟他关係最近的便是谷院土了,他老人家便是起码十多个项目的客座顾问。
一般掛这种职位的也多是这些地位高,学问大的老院土,老教授们,洛珞则完全是个例外。
“好”
见洛珞这样说,几人笑著答应了一声,对洛珞的好感更加了几分。
他们本就是学术型的工作人员,不擅长那些人情世故和客气话,如今见洛珞也是这幅直来直去的性子,还如此有才学,有担当,当下也是深感投契。
“对了,我看外面也是长征三號运载火箭,已经组装完毕了,这是近期有发射任务吗?”
正事已经交代完,剩下的就是靠洛珞计算验证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
嗯~起码在正常人的认知里是这样,洛珞自然也不可能当场让【流形重构】验证一遍,然后把结果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那样的话,恐怕他的脑子真的要被拿去切片了。
因此也是閒聊的提起了他刚才在外面看到的那个火箭。
“对,那也是长征三號,不过是cz-2e也就是俗称的乙系列,这次发射的是实践七號科学试验卫星,现在火箭和卫星都已经运到发射场,接下来就要开始组装了。”
总体的主管设计师回答道。
西昌发射中心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根据测算,这次的发射时间定在了下个月的18號。
接下来的这个月里,会在这里进行星箭测试,確保火箭和卫星的各项功能正常,然后將组装好的火箭转运到发射台,这便是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前的基本步骤。
“奥,我说呢,一开始我差点以为那就是cz-3c,我还以为火箭都要发射了才把我喊过来验证,这也太草率了些。”
闻言洛珞顿时恍然道,他一开始看到外面的cz-2e,还差点真的这么以为。
“害,怎么可能这么儿戏,如果没有確保没有问题,火箭根本不可能组装,更別说这么晚才请您过来检验了。”
总体的设计师连忙解释道。
“长征三號的乙系列毕竟已经成功发射了许多次,所以即便是有您那个先进的数学模型,它也未曾多加改动,不过替换了两个材料,也都经过超算验证了。”
虽然同样是长征三號运载火箭,但乙系列和丙系列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天壤之別。
乙系列长征三號1993年正式立项,1996年首次发射虽然以失败告终,但1997年8月20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起飞。
这次发射把美国萝拉公司为菲律宾製造的“马步海”卫星顺利送入远离地球数万千米的轨道,也是乙系列的首次成功,距今已经过去八年了。
长征三號丙火箭於1994年启动研製,2000年火箭的试样才研製完成,至今还未曾正式生產组建,更別提试飞了。
不过如果这次洛珞这边验证下来数据没问题,那估计正样的製作也很快,首飞也就是近两年的事了。
“奥,原来是这样。”
洛珞点点头,他的注意力刚才都在对方提到的“替换了两个材料”上。
原本还想问问那不同样需要验证一下嘛,结果对方表示已经用超算验证过了,他便没再说话。
对於问到他的问题,他肯定全力以赴,不过一些跟他无关的项目,他倒也没必要疑神疑鬼的非要去检查一下,显得他不信任项目上的其他同仁一样。
毕竟正常情况下少了他,国家也一样成功发射那么多火箭,长征五號十年后同样顺利升空,他不过是让这个过程提前了许多,也让火箭的参数提升了许多罢了。
就在洛珞打算放弃这个话题,聊回正在研製阶段的长征三號丙系列时,他的太阳穴突然猛地跳动了一下。
大量的碎片式画面如同走马灯一样在他眼前闪过。
就在他疑惑发生了什么时,系统空间內,技能栏中一直以来灰暗的某个名字,终於亮起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