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想入菲菲(1/2)
第143章 想入菲菲
2004年11月,《神鵰》剧组的拍摄进入了中期,从雁盪山到象山影视城再到九寨沟,
辗转了三个影视基地。
比起张记中预计的进度要快了不是一星半点。
且不说洛珞的每次重头戏都让他们拍案叫绝,很少有需要拍两次的时候。
就连刘艺菲的小龙女也让他们刮目相看,《神鵰》剧组基本都是当初《天龙》的老朋友了,对於刘艺菲当年的王语嫣还记忆犹新。
那时候的她一场戏ng个七八次都是常有的事。
这次张记中依旧选择她出演小龙女,也並非是因为她的演技,更多的还是觉得她的气质更加符合。
但没想到刘艺菲反倒给了他一个惊喜。
依稀记得《天龙》时期的刘艺菲每次演戏都有种放不开的感觉,也许是年纪小,也许是刚接触拍戏不久,表现的十分刻意。
而在《神鵰》拍摄时,却变得自然了太多。
整个人都有种大方的自信感,也不知道她这一年是经歷了什么,变化如此之大。
总之能自然的表演就是好事,毕竟在小龙女和杨过的相处中,很多时候小龙女是主导的一方,这跟王语嫣是不同的。
再加上洛珞在观眾心中的形象相对突出,如果刘艺菲再放不开,那两人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有些彆扭。
现在就好很多了。
不过这也让张记中一度扼腕嘆息:
“当时艺菲要是有现在的水准,再拍一遍《天龙》,这部戏定然会再上个台阶。”
这固然是对上部戏的惋惜,但何尝不是对刘艺菲进步的肯定呢。
而学舞蹈出身的她,在一些需要柔韧性的武打戏份上更是表现的十分亮眼。
一般的武侠剧中武打只占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在《神鵰侠侣》中却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大大超过了《射鵰英雄传》、《天龙八步》等“张氏”金庸剧。
为有所突破,武打设计和拍摄在力求真实感的基础上均体现传奇性和神奇味,突出更多主要人物身怀的绝技,打出与眾不同的“升级版”。
特別是古墓派武功要打出飘逸、空灵、唯美的感觉,更在后期製作利用电脑进行特技处理,把画面做到美轮美奐的视效。
为此,在拍摄时,一些主要角色都要演员自己来完成武打,像洛珞和刘艺菲两位就要完成自己50%以上的武打镜头,包括许多空中打斗动作。
然而事实是,迄今为止两人的所有武打镜头都还没有用过替身。
洛珞也就算了,大家都见识过他的实力,但刘艺菲竟也都是独立完成,这让剧组眾人不得不有些佩服。
而小龙女塑造的成功,除了刘艺菲本身的进步还有舞蹈功底之外,洛珞对於她的指导更是毫不吝嗇。
水雾瀰漫的寒潭边,刘艺菲踩在湿滑的青石上,金玲索缠绕的绸带被鼓风机吹得猎猎作响。
监视器里白纱翻卷的弧度如同真的仙女下凡。
现在九寨沟已经非常冷了,条件不比在影视城里拍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很艰苦的。
而刘艺菲从头到尾穿得都是白纱,作为演员的职业素养来说绝对算得上敬业。
当然了,比她更敬业的是洛珞,相比於刘艺菲这场戏还有两条白纱和衣袖,他就是完全的上半身赤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