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大宋传统艺能:打贏了就和谈!(1/2)
天幕继续。
【金军顺利渡河后,直逼汴京。】
【当时金军兵力几何?】
【北宋预估敌军约6万。】
【其中女真精兵仅占半数,而后续情报显示,这一数字实则高估了。】
【甚至据说:“贼骑不过五万,能战者止万余人。”】
【也就是只有一万精兵。】
【那么,宋徽宗是怎么应对的呢?】
【他跑路了!】
【在金兵渡河前后,宋徽宗就把皇位禪让给了儿子宋钦宗。】
【甩锅嘛!】
【而且皇帝身份跑路不方便。】
【倘若皇帝带头逃跑,必將引发局势失控。】
【到时候自己也没得好。】
【就这样,25岁的宋钦宗即位,恰逢新年,改年號为靖康。】
【大年初三,金军渡河的消息传来,当夜宋徽宗便仓惶出逃。】
【次日,宋钦宗也萌生去意,一边骂宋徽宗,一边想跟著跑。】
天幕外,汉末。
正在一同观看天幕的刘备、刘禪父子看得目瞪口呆,父子二人面面相覷。
刘备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
“等等,如果我没看漏的话,这金国东路军南下,还没经过一场大战,就杀到了宋朝首都。”
“然后,宋朝的皇帝竟然一场大战都不敢打。”
“直接不抵抗就跑了?”
“如果说金国人真的无比强悍,確实打不过。”
“战败亡国倒也无可厚非。”
“但不经歷一场决死的首都保卫战,他们怎么好意思投降呢?”
不仅是刘备看得瞠目结舌,就连性格相对懦弱许多的刘禪也说道:
“確实不太应该呀。”
“那宋朝地域辽阔,看上去极为繁盛,兵力也充足。”
“即便前期战况不佳。”
“可宋朝的皇帝也不该就此逃跑吧?”
“坚守城池,等待援军,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呢。”
在后唐,李从珂痛饮一大杯后,满脸唾弃地说道:
“呸!这后世的宋家天子真是贪生怕死!”
“大不了决一死战!”
“即便不能拼死一战,也该固守江山,以死报效社稷!”
“怎能如此懦弱?”
天幕也在继续。
【关键时刻,一位英雄人物挺身而出。】
【李纲,时年43岁,他既非武將出身,官职也不高,本无出头机会。】
【然而,宋徽宗重用童贯、蔡京、高俅等奸佞之臣,朝堂之上充斥著阿諛奉承之辈。】
【唯有李纲坚决反对逃跑,力主坚守。】
【宋钦宗採纳了李纲的建议,將其提拔为尚书右丞,委以汴京城防务和军权。】
【那么,汴京城真的守不住吗?】
【事实上,城內有十余万宋军,虽战斗力参差不齐,但守城绰绰有余。】
【城內更有百万百姓,可以招募兵力发动协助防守,且城中粮草充足,短期无忧。】
【此外,汴京的城防堪称固若金汤。】
【內城城墙长二十里。】
【外城五十里,高十三米,厚二十米!】
【十二座城门大多设有三层瓮城。】
【再加上十几丈宽的护城河,想要攻破绝非易事。】
【可惜的是,城中官员昏庸无能,导致城內一片混乱。】
【好在李纲亲自组织士兵和百姓,整顿城防,搭建塔楼,部署弩车、投石机,准备滚木雷石、柴火热油等防御器械。】
【同时,他合理调配兵力。】
【四面城墙各安排12000人驻守。】
【又將4万兵力分作五军。】
【两军驻守城外要点,三军作为机动力量,隨时支援。】
【在短短四五天內,从大年初五到初八,李纲爭分夺秒地筹备汴京防务。】
【这位临危受命的文官,硬是將混乱的城防梳理得井井有条。】
【待金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兵临城下时,李纲亲率千名禁军精锐登上城墙指挥作战。】
【北宋守军居高临下,远处的金军成为弩箭与投石机的活靶子。】
【呼啸而出的巨石裹挟著风声砸向敌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