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袁神就位!河北霸主袁绍!(2/2)
【第一仗,就把公孙瓚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打得找不著北,一口气斩首4000多人。】
【直接给公孙瓚来了个下马威。】
【这边阎柔刚打了胜仗,鲜于辅他们又在冀州拥立刘虞的儿子刘和当老大。】
【要给公孙瓚来一手釜底抽薪。】
【袁绍一看机会来了,派麴义带著兵去帮忙。】
【两方人马一匯合,足足有10万人!】
【联军在鲍丘和公孙瓚展开大战。】
【这一战公孙瓚没顶住,又被斩了2万多人,只能灰溜溜地退到易县死守。】
【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一年多。】
【麴义这边粮草见底,只能撤军。】
【公孙瓚瞅准时机追杀,打了个漂亮的反击战,总算是挽回点面子。】
【但经此一役,公孙瓚彻底变了性子。】
【他在易县修筑了密密麻麻的堡垒,还建了一堆高楼防御。】
【古代把高楼叫“京”,所以这地方就叫易京。】
【公孙瓚往城里囤了三百万斛粮食,还跟手下说:】
【“我以前平胡人、打黄巾军,觉得天下唾手可得。”】
【“现在才明白,天下这事没那么简单。”】
【“兵法说百楼不攻,我这儿有千座高楼,守到粮食吃完,天下局势也该明朗了。”】
【从这以后,公孙瓚就龟缩在易京,再也没了爭天下的野心。】
【袁绍当然不想就这么算了,几次派兵攻打易京。】
【可易京防御坚固,粮食充足。】
【始终没打下来。】
【没办法,袁绍只能写信求和。】
【结果公孙瓚压根不搭理,反而加强了防备。】
【公孙瓚觉得不需要谈和,对手下说:“现在各路诸侯打来打去,没人敢在易京外面耗太久,袁绍也不例外!”】
【这话传到袁绍耳朵里。】
【让袁绍怒了。】
【此时袁绍兵多粮多,也耗得起。】
【袁绍调集主力进攻幽州,一路势如破竹,不断攻占公孙瓚势力的其他城池。】
【公孙瓚的部下,都劝他派兵救援被围攻的城池。】
【公孙瓚却脑迴路惊奇的说:】
【“我要是发兵救援,以后这些將领就等著靠援军,不肯拼命打仗了。”】
【“要是不救,他们被围了反而会拼死抵抗。”】
【从此,公孙瓚底下將领知道不会有援军了。】
【面对袁绍,要么投降要么逃跑。】
【局势瞬间崩塌。】
【公孙瓚没办法,只能让儿子公孙续去找黑山军求援。】
【公孙瓚想了一个计划:让袁绍死磕坚固的易京,自己带著精锐突围,去西山联合黑山军反攻冀州。】
【换家战术!】
【但公孙瓚的谋士关靖提示说:】
【“现在大家本来就想散伙,之所以还守著易京,是因为家眷都在这。”】
【“大家都得拼死抵抗。”】
【“將军您要是出城,易京没了主心骨,肯定投立刻!”】
【公孙瓚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放弃了突围的想法,就这么一直防守。】
【一直守到了199年春天。】
【终於,黑山军首领张燕和公孙续带著10万大军来救援了。】
【公孙瓚派人送信,约定用火为號,里应外合。】
【结果这封密信被袁绍截获。】
【袁绍將计就计,按照约定时间点火。】
【公孙瓚以为援军到了,带兵就冲了出去,结果中了埋伏,被打得大败,只能退回城里。】
【袁绍的军队趁机突袭,包围易京,挖地道攻破城楼。】
【公孙瓚眼看易京守不住,大势已去。】
【於是杀了妻子儿女,然后一把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赶来救援的黑山军一看这情况,也只能退回老巢。】
【持续多年的河北爭霸战,最终以袁绍的胜利告终。】
【从这以后,袁绍基本统一河北,势力达到了顶点。】
……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也纷纷的飞出。
《公孙瓚后面是纯摆烂啊?》
《估计后面,公孙瓚也后悔杀刘虞了。》
《刘虞和公孙瓚如果同心同德的话,確实是一对相当不错的搭档。一个有人心一个有武力相辅相成。》
《袁神还是牛b啊!不愧为汉末第一导演。》
《袁神做局是顶级高手,就是摘桃子的手慢了。》
《易中天评价:袁绍这个人政治上短见、军事上弱智、组织上低能。》
《曹操说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非常的贴切袁绍。》
《黑的过分了,只是相比曹老板这种顶级弱一档,但比诸侯平均水平要强得多。》
《袁绍就是缺一点关键时候捨生忘死的劲头,不然绝对能更进一步。》
《你们说那么多袁绍的缺点,但你们知道袁绍失败最大的原因吗?》
《袁绍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突然死了。》
《官渡之战並不伤筋动骨,要是袁绍活著,曹老板还是只能被动防御。》
《袁绍官渡,就类似曹操於赤壁。虽然惨败,但最多战略防御两年,休养一下。问题是曹操输了赤壁,没死。袁神输了官渡,死了。》
《袁绍的儿子也不弱,尤其袁谭,一度压著曹操陶谦打。》
《只是不团结,袁家碎一地。》
《曹操赤壁后如果就气死了,自家地盘能比袁绍崩的还碎!》
《这就凸显出曹老板心態好的重要性了。》
《袁绍和袁术如果团结起来,天下就没其他诸侯什么事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