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金月姬的生日宴(1/2)
第276章 金月姬的生日宴
“你怎么不去?”
等冯化成带著周蓉去参加宴会,郝冬梅立刻不解的看向自己男人。
她记得,陈屿在上学时,也经常写诗来著。
这种文人聚会,陈屿也特別喜欢参加。
“我又不从事这个行业,跟著他们凑上去,就是一个填头。”
陈屿半真半假说了一句,但是眼神中透著温润坚毅,明显不是口是心非。
郝冬梅听了解释,表面上没再说什么。
等回了自己小家,郝冬梅这才忍不住,让男人创作诗歌,给她听。
陈屿哪有什么诗歌天赋,当即就抄了一首:
“现做的没有,不过,去年我被学校开除的时候,曾写过一首,和现在也不太应景,你想听,
我就背给你。”
“好啊。”
郝冬梅见男人真有诗歌,当即欢喜地盘腿坐好,一双清丽凤眸,崇拜的看向男人,一如当年高中时期。
陈屿被女人情绪感染,眼神也渐渐柔情似水:
“这首诗歌,我给它命名为《面朝大海,春暖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餵马、劈柴、週游世界———”
诗以言情,歌以咏志。
陈屿一首诗,让郝冬梅热情奔放。
当然,郝冬梅不仅是听懂了诗歌,更重要一点,是她的男人不比那个冯化成差。
到了第二天。
郝冬梅到了周家,忍不住就把《面朝大海,春暖开》,背给周蓉和冯化成听。
周蓉听了,只是对陈屿这个大哥愈加佩服。
而冯化成却是目瞪口呆,久久无法平静。
只因为《面朝大海,春暖开》,写出了他梦寐以求,却又一直无法诉说出口的心声。
在这一刻,冯化成有种把陈屿引为知己的衝动。
可惜,陈屿懒得搭理他,
在周蓉和冯化成来探亲的几天里,陈屿除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露面,其他时间,都在忙著给来求诊的病人看病。
二月下旬。
周蓉和冯化成的假期很短。
两人只在冰城待了七天,就匆匆离开。
离开时,陈屿和周秉坤相送,
冯化成一脸崇拜地握著陈屿的手,嘴里一个劲的背著《面朝大海,春暖开》。
说实话,这个时候,陈屿的尷尬癌都犯了。
好不容易送走两人,陈屿本以为事情结束。
谁料到,《金土地》新刊刚发行,就被查封。
邵敬文和几位编辑被带走。
结束探亲假的周蓉和冯化成,在半路被带走。
李素华得知消息,当场被嚇晕过去。
幸亏陈屿得知消息后,飞快赶来,施针抢救,这才避免了祸事。
过了两天。
根正苗红的周蓉,被放回来,
臥床不起,流泪数天的李素华,心情大好。
但是,周蓉却和家人匆匆告別,极速回到贵州。
她要去找冯化成所在单位,请求单位帮忙救人。
不提周蓉还是恋爱脑,一点没变。
李素华在见到周蓉確实没事后,心里虽然有点疙瘩,终究没再犯病。
至於冯化成—周家人认他是周蓉法律意义上的丈夫。
但是在感情上,谁会真把拐走周蓉的他,当成一家人?
三月到来。
陈屿继续自己的『神医之旅”。
他却不知道,他抄的那篇《面朝大海,春暖开》,也在朝著大江南北,快速传播。
转眼到了十月。
冯化成回了贵州。
郝今龙和金月姬夫妇,也返回江辽,
冰城医科大对陈屿的开除通知,被取消,还安排他进入第一医院工作。
一切都恢復到了原点。
陈屿却拒绝接受工作安排,然后找了街道办事处,在自家公房楼下租了一门面房,开了一家私人诊所。
本来这个年代,是不充许私人诊所出现的。
最起码,不允许在城镇出现这年代特有的赤脚医生之流,也都是在乡下,由乡镇公社医院审批后,才能成立『私人诊所』。
好在一切规矩,都是给普通人制定。
作为郝今龙的女婿,陈屿想开家私人诊所,別人还真管不到。
更何况,他之前已经在光字片做了一年半的『游方郎中”,和其他地方的赤脚医生也没什么区別。
这个时候,“特事特办”,也合情合理,说得过去。
隨著『私人诊所”成立,陈屿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
这也是他自找的。
谁让他『不忘初心』,只要是光字片居民来看病,他就免费诊治,甚至赠送医药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