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万历革新 > 第57章 塑造认同

第57章 塑造认同(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菇大陆 星海高武:开局单页户口本 重生东京,我只想安静下棋 打造恐怖游戏,嚇哭全球玩家 人在2024,系统1979? 半熟 负债3万亿,债主们跪求我別死 影视之还钱系统 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诸界末日,召唤千军

还有什么蛮夷韃虏能比蒙古人更容易让大明百姓想起大明朝来?

没有了。

而宋朝的软弱显然也让人恨不得其灭亡。

他甚至不用刻意的黑宋朝,只需要把真实歷史写出来。

“更何况,”他眼中闪烁著光,“《宋史》就在大明朝內放著,参考资料,可以隨时查询。”

连史料都不用费心去查,朱翊钧发现这题材完美適配大明。

他脑中开始过滤前世的网文小说。

宋朝小说?

那自然首推《绍宋》。

但不行,里面没有蒙古人作为核心反派,而且主角是宋朝皇帝,与主题关联不大。

所以必须是南宋!

而南宋题材的网文......朱翊钧思索片刻,心中浮现出一个名字:“那便只有《终宋》了。”

这本书的整体框架很好、尤其是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写法,与当下大明流行的小说倒有几分相似之处。

“不过,开头的剧情需要改改,主角的身份也需要变化。主角不能再是现代击剑冠军,主角创立的朝代也不能再是所谓的大唐。”

“他须得是朱家人,是皇室正统,其创立的朝代也必须得是大明。”

朱翊钧回忆著《终宋》的情节,身体深处的那股热血不由自主地涌了上来。

这本书他前世看过没多久,对於情节记忆犹新。

书虽然描写的是南宋,可许多读者却在字里行间,不自觉地开始討论大明。

为什么?

因为书中的大元实在强大。

主角面对的困境过於艰难!

难到让读者都觉得苦闷、难道让读者体会到无路可走的绝望感。

这样的写法不仅反衬出宋朝的软弱,也让读者看到主角带领南宋军队收復失地的剧情时,心中突然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振奋。

他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书中主角率军出川北上,一步步收復那些对於宋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土。

书中出现的那些早已沦陷百年、千年的地名。

作者在书里,用文字记录著每个城市沦陷的时间,又描写著它们最终回归华夏怀抱的时刻。

读到那些段落时,他看得热泪盈眶,並为此深深动容。

而他却不知不觉间想到,大明军队也曾踏足过这些土地。

那时候的时间又是多少年?

书中主角的“大唐”是假的,但歷史上那个“驱逐韃虏、恢復中华”的大明,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这么一想,看到书中的情节便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动。

“爱国主义,民族意识这些东西绝不能照本宣科地去用教材宣传。它们需要媒介,需要文化、需要故事去传递。”

朱翊钧对此洞若观火,前世恨日本人的人有多少是看歷史教科书討厌的?

又有多少是在家看抗日电视剧而討厌的?

他敢打赌,后者绝对是前者的数十倍。

倒不是说,歷史教科书没用,而是歷史教科书的描写过於客观,一点都不生动。

人是很难从中去共情的。

就比如民族意识,別看民族这东西出现了几百年,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所云,因为歷史教科书只是提到了这件事情。

譬如那五胡乱华之酷烈,蒙元入主之中原陆沉,书中常常只是片语带过,甚至不忘添一句『促进融合』云云,轻描淡写。

人是很难从这些刻意去掉矛盾的文字中共情的。

对他们说什么那时候的人有多惨,他们心中是毫无波动的。

很多人或许根本不认为古人和自己是一种人。

只有多看看宋元明的小说,多看看蒙古人是怎么对四川去城市化的,多看看满清的大恩大德,多看看很多英勇就义的歷史故事,看多了,自然就有所觉悟了。

“正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至少他前世就是靠著看小说转变自己的態度的。

朱翊钧不认为自己很特殊,那么这办法自然也可以適用於大明百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若非亲歷明末那等天倾地覆之国难,顾炎武又岂能发出此论?”

朱翊钧心中感慨万千,手上却未停歇,他又在纸上写到『大明』、『民族、『爱国』这几个字词。

这三点尤为重要。

前世他看到明后期的歷史的时候就產生了一个思考。

这大明天下究竟是何人天下?

是皇帝一人之天下?

这话万历皇帝朱翊钧自己信吗?

他开矿也好,不立太子也好,皆有被阻挠。

满朝文武大臣真这样认为吗?主权在民这话虽然在此时的大明还没有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但已经有人开始喊了,言官上奏劝諫皇帝爱民的时候,也没有少表达类似的意思。

那么这天下是士大夫之天下吗?

显然也不是,文官虽然遍布天下,但终究是官僚体制,他们从未团结过,也从未真正掌握过军权,朝廷、皇帝也从未真的百依百顺。

甚至儒家意识形態也不允许他们这样认为。

那....这天下是百姓之天下?

显然,百姓不会这么想。

至於士兵、武勛之流对此更是想都不敢想。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扯淡的事情。

偌大的一个国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谁都不认为自己是大明的主人。

那么对於大明,也就无所谓责任心。

於是乎,皇帝视派太监,横徵暴敛;百官则汲汲於权位,党爭利己;百姓、军士亦多麻木不仁,冷眼旁观,坐视国事日渐糜烂,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癥结所在,便是『认同』二字。”朱翊钧重新审视著纸上那几个词,“大明,缺少一种上下一心、视国家为休戚与共的『认同感』!”

“而这『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正是凝聚人心、塑造认同之不二法门!”

“此类思想一旦萌发、进而壮大,无疑可以加强大明上下的凝聚力,使朝野上下,更加团结,对外能共御外侮,对內能共克时艰!”

“要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展现出来,让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若是自己无动於衷,坐视大明灭亡,那么大宋川蜀之地几成白地、十室九空之惨状,便是自己的前车之鑑。”

当然,朱翊钧也不指望靠著一本小说让大明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痴心妄想。

但无所谓,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他现在要做的是播撒种子。

只要用心培育,假以时日,总有其生根发芽、乃至长成参天大树之日!

朱翊钧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在此时的大明,白话小说正处於萌芽阶段。

对於许作者而言,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刻画人物,如何运用笔法,诸多技巧尚在摸索之中。

《水滸传》为何能被奉为圭臬,成为大明朝四大奇书之首?

拋开其故事內核不谈,其纯熟的文笔、高超的敘事技巧,这才是令当世文人墨客亦不敢小覷的精髓所在。

就连大明的士大夫们也不敢小看水滸传,就因为读水滸传,他们也能学到写作的技巧。

如今市面上许多风行的话本,皆是在亦步亦趋地学习《水滸》的笔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被卖给触手当繁衍工具 昼夜觊觎 我可以吻你吗 茵果(np) 胜负欲 西瓜汁(校园1v1) 善怜封神记 八零年代年少成名 白茶皇后 我怎么被男妖精缠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