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荣国公(1/2)
第257章 荣国公
秦亦收起信件,朝著西方,跪了下去。
古长松见状,为秦亦让出了地方,隨后便看著秦亦朝著西方,虔诚的磕了三个头。
等秦亦起身之时,头上,身上已然沾满尘土,或许这是他现在唯一能为父母尽的孝道了。
这时,古长松又开口道:“陛下接到信件后,一来是跟老夫商议,决定瞒著你,至於信件上的內容当时也只有陛下和老夫知道而已。”
“隨后,陛下便一封圣旨送往淮阳,让淮阳县县丞许昌有接任县令之位,毕竟淮阳县不可没有父母官坐镇,而许昌有在淮阳县做了二十多年的县丞,在淮阳县待的比立新的时间还长,他对淮阳县的风土人情更为熟悉,让他接任县令合情合理。”
....
秦亦听到这话,便回想起来,
在他的记忆中,淮阳县县丞许昌有確实是淮阳的坐地户,在淮阳经营多年,当初秦立新被贬至淮阳县做了县令,据说是占了他的位置,不然他早就是淮阳县县令了。
而秦亦记忆最深的其实是许昌有的一双儿子。
他大儿子许子孝是个傻子,二儿子许子敬跟秦亦同龄,秦亦小的时候可没少跟他打架,尤其是当初一起去树林里玩耍最后被歹人打伤,被人封存內力於体內时,便是跟许子敬打闹,被许子敬追著进了那片树林,因此秦亦穿越而来后,对於原主的这段记忆,印象深刻。
尔后,许昌有辅佐秦立新也近十年,这十年的时间里也有不少摩擦,不过最后都被秦立新给一一化解,现在秦立新突然去世,许昌有也终於在告老还乡之前,成为了淮阳县县令,也算了却了心愿。
而古长松继续道:“而且陛下下旨,追封立新为荣国公,並且后事也按照国公规格大操大办,所以你可以放心,立新走得风光,並不会因为你这个儿子不在身边而被人轻视,
这也是陛下能为立新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只不过这件事陛下一直压著,即使朝堂之上有人听说了,但是也没有四处宣扬。”
“谢陛下圣恩。”
秦亦知道古长松代表的是盛平帝,所以向著古长松鞠躬说道。
其实这个时候,秦亦才终於想通了很多事。
比如在出使南楚之前,为何古长松罕见的让古月容將他叫到宰相府来,当时秦亦不情不愿,若不是看在古月容的面子上,他才不会来!
现在想想,当时的古长松满脸悲愴,並且对他嘱咐时的表情,原来都是因为这个!
而且等秦亦从南楚归来,入宫之时,盛平帝还多次询问他有没有拜访古长松,还嘱咐他一定要拜访古长松!
秦亦当时还以为,盛平帝这是为了让古长松劝他暗器之事,实则不然,他是为了让秦立新告诉他信件之事!
秦亦还曾对盛平帝和古长松说,暗器之事还要回淮阳问过秦立新才行,而盛平帝则隱晦的说有些事还要秦亦自己做决定。
原来,这一切都不是无的放矢,还是他们在暗示秦亦!
想明白这一切的秦亦,只能责怪自己粗心,不过就算提前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结果已定,秦亦做不出任何改变,想来只觉讽刺和可笑而已。
这时,秦亦问出一个最好奇的问题。
“古伯父,这封信件里只说我父母因病去世,却没有说的太具体。可我却很清楚,无论是我父亲还是母亲,身体都比一般人要健康,不存在突然染病的说法。”
秦亦看著古长松,继续沉声道:“而且当我一个多月前离开淮阳之时,我父母的身体没有任何不適之处,要不然我也不会不辞而別,而我仅仅离开一个月之后,他们怎么会因病去世?我十分不解。”
古长松闻言,悠悠道:“看到这封信时,老夫也十分不解,因为两个月之前,老夫曾与立新通过一次信,確实如你所说,立新身体安好,只是街邻写的这封信中,並未提及太多。”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com】
“后来进宫面圣时,陛下让老夫看了许昌有写的那封信,上面也同样说你父母是因病去世,主要还是源自於一个月前的一场风寒病。”
“一个月前,还未立秋时,淮阳县下了几场罕见的大雨,天气由热转凉,许多淮阳百姓由此患上了风寒,你爹你娘也同样如此。”
“风寒病能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