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我不能做官(1/2)
第219章 我不能做官
大梁皇宫,两仪殿內。
每日的朝政都大同小异,许多大臣昏昏欲睡。
听到盛平帝点名秦亦时,所有人都容光焕发。
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来了!
他们本以为,秦亦是秦立新之子,或许只跟古长松和寧忠有些联繫罢了。
可不曾想,秦亦背后还牵扯著太子和肃王,这就有点微妙了,毕竟朝堂之上,谁人不知太子和肃王这些年来的明爭暗斗?
或许,秦亦只是二王手中的一匹马,接下来就要看这匹马跑不跑得快了!
“草民秦亦,参见陛下!”
秦亦从百官之后走出,下跪行礼。
“平身吧!”
“多谢陛下!”
秦亦站起身来,看向龙椅上的盛平帝。
表情不悲不喜,从容不迫。
见到这一幕,许多人都为之动容。
因为伴君如伴虎,即使有些官员已经在两仪殿內上了无数次早朝,但是在面对盛平帝时,依旧免不了胆怯紧张。
或许这才是君臣关係的最真实写照。
可是看看秦亦呢?
他一介白身,还那么年轻,又是第一次入宫,在朝堂中文武百官和盛平帝的注视下,依旧能够表现的如此淡定,实在惊为天人。
此子不凡啊!
这是绝大多数大臣此刻的心声。
“不愧是立新之子,你跟你爹年轻时很像。”
或许是想到了陈年往事,盛平帝感慨一句,秦亦看著他,没有说话,心中微微异,因为他在盛平帝脸上看到了些许悲伤的情绪。
难不成这么多年过去了,盛平帝对於当初贬官他爹秦立新之事,依旧耿耿於怀,才会如此悲伤?
秦亦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不太可能,可除了这种解释之外,他想不到其他。
隨后,盛平帝又道:“这次出使南楚,你写的那首【水调歌头】,名震天下,不仅重挫南楚文人的士气,更是保全了大梁国威,並且阻止了南楚想要和亲的念想,你於大梁,於朕,於嵐汐,都有恩。”
秦亦躬身道:“陛下言重了。草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大梁子民的身份,
当时场景,无论换作是谁在场,只要他是大梁子民,都会那么做的。”
盛平帝点点头,很明显,秦亦的回答让他感觉满意,这可比某些立了半点功就跑到他面前,恨不得说自己立了天大功劳的人要强多了。
这时,盛平帝又道:“你虽立下奇功,但朕却接到南楚开元帝送来的信件,
上面说,南楚先帝暴毙是因为內阁首辅祝永利的谋害,而祝家现在已被灭了满门,唯独祝家一对女儿跑了出来。开元帝在信中言之凿凿的说,祝家姐妹是被你带走的,甚至已经带至大梁境內,不知你可有什么话说?”
盛平帝在问这些话时,秦亦在思考他的动机。
虽然一路上秦亦都没有交代祝家姐妹的身份,但无论董洪新还是其他使团成员都不是傻子,车上多的两个女扮男装的双胞胎,就算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能猜到她们身份,但是后来锁甲骑兵拦队要人之时,他们肯定猜到了。
而这事自然是瞒不过盛平帝的。
既然如此,那秦亦带回一个姑娘,以盛平帝的手段,想要查出来也並非难事。
人证物证俱在,倘若盛平帝想要治他的罪,不必等到今日早朝,在他踏足京都那刻起,直接將他抓起来便是。
而此刻能够站在两仪殿中,秦亦便清楚了盛平帝的態度,於是坚定道:“陛下,南楚这明显是造谣中伤於我!倘若我真將祝家姐妹带回京都,先不说她们人在哪里,从昌隆到江陵,上百里路程,南楚开元帝能眼睁睁看著我將她们带走?”
台下窃窃私语,单听这一句,確实觉得秦亦说的在理,而唯一知道真相的只有董洪新等人,这个时候选择沉默不语。
秦亦则继续道:“当初返回江陵途中,开元帝確实派了锁甲骑兵和擒龙关高手,拦住了使团,而且也將草民和两位朋友带走,说是要调查。”
“不过他们只將我带走一天,便调查发现一切不过是虚惊一场罢了,遂將我们放走,倘若这一切真是我做的,他们何必放我回来?”
面对锁甲骑兵和擒龙闕高手时,秦亦做的最正確的选择就是,避开了使团视线后才杀了他们。
所以秦亦被抓走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即使是使团正使董洪新都不知道。
董洪新察顏观色的能力很强,他也早已分辨出盛平帝的意思,这个时候保秦亦是没错的。
“陛下,臣有话说。”
於是,董洪新选择出列。
“董尚书有话直说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