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朝堂之爭(1/2)
盛平八年,七月初二。
皇宫,两仪殿內。
盛平帝已过不惑之年,眼眸细长,面瘦颐尖。
此时正坐於龙椅之上,翻看著眼前奏摺。
早朝从卯时开始,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此时,一位年轻官员走出朝列,上前道:“陛下,南楚使臣三日前从江陵出发,沿江北上,预计最迟三日就能抵达京都!”
盛平帝放下手中奏摺,问道:“於爱卿何在?”
“陛下,臣在!”
“鸿臚寺负责南楚使臣一行人的接待工作,凡事都要安排妥当,切记诸事合礼合规。”
“是,陛下。”
鸿臚寺卿於寿森退回朝列当中。
“陛下,南楚使臣此次前来京都的目的,想必各位袍泽也都清楚,为的就是和亲。”
说话的是一位头须灰白的老者,“在我大梁周临三国中,目前南楚国力最强,而且南楚和东齐交战多年,东齐边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因此臣以为南楚主动和亲,並非坏事。”
大梁建国之初,逐东齐,退北疆,唯有南楚国力衰弱,未曾与大梁发生过战事。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而大梁近些年重文轻武,发展畸形,国力早已被南楚超过,再加上南楚常年征战,军队战斗力今非昔比,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与之为敌。
白须老者姓齐名平章,乃大梁太师。
朝堂眾臣窃窃私语,大梁式微確是实情,但当著盛平帝的面这么说,得需要很大的勇气。
“姓齐的,你这是收了南楚的好处,来给他们当说客?若是南楚真想和亲,把他们的公主嫁到大梁来就是了,为何非要嵐汐公主嫁过去?”
不等盛平帝开口,便有人直接懟了上来。
说话之人身材魁梧,面相粗獷,正是大梁第一武勛,镇国公寧忠,也只有他,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跟齐平章唱反调。
“寧国公,这是朝堂,不是国公府!”
齐平章气的横眉竖眼,又反讽道:“现在南楚国力强盛,和亲是避免战事的最好办法!倘若大梁武將爭气一些,又何必让文臣在此多费口舌?”
“姓齐的,你在指桑骂槐?”
这话戳到了寧忠的痛处,自从镇国公和定国公交出兵权后,虽然府中有不少后辈在军队中担任要职,但大梁军队实力急剧下降却是不爭事实,这也是周临三国虎视眈眈的原因。
只是这话由他的死对头齐平章说出来,寧国公越听越不对味,恨不得跟他大吵一架。
“齐太师,寧国公,你们退下吧!”
这时候盛平帝出面打了圆场,齐平章和寧忠皆是冷哼一声,退回朝列当中。
“古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在盛平帝的询问下,一位颇具大儒之风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正是当今宰相古长松。
“陛下,南楚国力强盛不假,但最近半年与东齐交战不断,大部分战力都被牵涉其中。南楚此时提出跟大梁和亲,实际上是想示好大梁,以免腹背受敌,臣以为大梁姿態不需太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