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2)
眼看对方渐行渐远,林江也轻瞥一眼他的背影:
“这人肯定藏着什么心思。”
还钱早就能还,他们这铺子现在也有人手在,何必拖到现在?
而且就算真要亲自把这银子还给林生风,派个手下跑一趟不就得了?
“说不准是那些逃亡官员的暗哨,我这就朝京城方向传信,叫他们来处理此人。”
余温允干脆地说道。
林江微微点头。
让京城处置这厮便罢。
……
主簿回到县令府后,即刻遣散了跟随自己的那几个跟班。
他今日未让跟班代劳,实因那几人不仅本领平庸,眼力更差,若不由他亲自督促,恐会滋生事端,甚或怠工贪墨他的二两银子。
苦于缺乏心腹手下,主簿只得事必躬亲。
他立刻翻箱倒柜,取出一本小册子。
此乃先前京城要员所赐的宝贝,言明可借它及时传递消息。
前段时日京城似乎生变,册子对面杳无音讯。
如今林江再临白山,他虽无意硬碰硬,却打算将此讯息传递上去。
其价值暂且不论,万一有用,便能从中分润;京城赐予的好处,远非小小县城可比。
即便册子当真失效,今日也不过是二两银子的损失罢了。
他略作思忖,将今日之事半写半藏,如此方能继续与对方搭线。
书写完毕,册子久无动静,主簿心头一沉。
看来联络确已中断。
他叹息一声,正欲合上册页。
恰在此刻,册面倏然微颤,竟凭空浮现一行墨字:
“细讲,有赏。”
见此四字,主簿心思顿时活络。
他执起笔,嘿嘿一笑,飞快书写起来。
果然,自己没摸错方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
西疆尘国是整片大陆上相当庞大的一个王朝,它不临海,绝大多数资源都依赖一条横贯国家的大河,以及大河中心汇聚的广阔湖泊。
在综合实力方面,尘国远不及大兴,甚至被远远甩在身后;其内部又不团结,被军阀藩王割裂为各据一方。
然而,尘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它毗邻前朝国都神城。
前朝势力庞然,鼎盛时期绝非当今大兴可比;即便朝政崩裂,神城周边仍遗留下无数珍稀宝物。
有些是城中高人死后遗留的遗产,有些则是点星大战残存的法门,这些宝藏引来尘国客的争抢,也使尘国在独特风俗下培育出一批批摸金校尉。
在整个西疆,尘国又被称为盗国,与老蓝科贼国齐名。
尘国中,有位李姓藩王,自诩为前朝皇室血脉,他的封地紧邻神城,并在此建了一座宏伟城池。
城池名为“扶神”,寄托了重新扶持神城的宏愿。
扶神城内,有一处富丽堂皇的大宅,显然是富贵人家方能居住的居所。
大宅正中,周参深低下头,闭着一只眼睛,仔细审视着平整的桌面,又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过。
指尖上留下了一层淡黄的细沙。
“唉,这里哪都好,就是风沙太大,太容易让人迷了眼。”
周参深叹息一声,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年轻人,是当初离京时跟随他的那人。
年轻人的表情毫无变化,嘴角连一丝牵动都没有。
周参深嘴角微微发颤,他却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眼前这人一如既往如此,都有些不像是正常人类。
恰在此刻,一个小吏突然从背后小跑而来,怀里抱着一个册子,毕恭毕敬地来到周参深身边。
眼见小吏走来,周参深反倒舒了口气。
他从对方怀中接过册子,翻开扫了两眼,眉头不自觉地一皱。
林江竟带着几人回了白山?
京城最后的水太浑了,周参深都摸不明白。
但他却能实实在在感到那姓林的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或是赵六郎布下的一步暗棋。
思忖片刻,周参深对小吏吩咐:
“挑几名死士去试探,务必带回消息。”
小吏面露难色:
“周大人,此地距大兴甚远,等死士赶至白山,怕是人早走空了。”
“不知变通!”周参深斥道,“既已露了行迹,必留痕迹。派人去白山查那传讯者,岂非现成的线索?”
小吏连连点头,转身欲退。
周参深忽又抬手止住:
“顺道料理了那传讯之人。我们远在大尘,此人留着终究是祸。”
小吏躬身记下,匆匆离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