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不见当年打虎人(1/2)
第338章 不见当年打虎人
林江的故事从夕阳西沉开始讲起,直到新月再度高悬于半空之中,他这一段漫长的叙述方才画上句点。
这次讲述,林江隐去了自己与赵六郎的隐秘关系。
其实此事原本也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就连余温允和一二三也只是知道皇帝非常器重林江。
同样,赵六郎眼下根本无法大肆宣扬“我有个师父,竟是这样一个少年”。
主要还是这件事情冲击实在是过大,除非赵六郎在旁边站台,否则就算他说出来,恐怕也没几个人会相信。
纵横天下如此长时间的皇帝多出来了这么一个年纪还没有多大的“师父”,这事儿你不管和谁说,对方大概都会掏掏耳。
要么怀疑自己听错了,要么压根就是一笑而过,认为林江在吹牛罢了。
毕竟众人总是相信自己臆想的图景,而非真实的来龙去脉。
不过即便是省去了这一环,剩下的故事也足够繁复曲折,完全不比说书先生的段子差。
闻香怡听完林江的讲述后,脸庞上弥漫着欲言又止的神情。
刹那之间,无数言语在她喉咙中打转,她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前半段尚且能懂,但涉及修行部分的描述让她如坠云雾,只觉林江口中不断蹦出前所未闻的陌生词汇,若要真正理解,怕是需耗费漫长时间。
“总而言之……孙儿你如今已是钦差大臣,需一路向西南行去,寻找平复天灾的法门?”
闻香怡弯弯绕绕良久,终究未能弄清灾厄为何物,只得将其归结为导致大兴风雨失调的祸患。
她深知一些法力高强的修行者能压制天灾,便揣测那位大兴皇帝正竭力使王朝免受侵袭。
林江同样不知该如何向祖母继续解释这古怪的灾厄,只得点了点头,算是默然应承。
闻香怡听至此,脸上却不见半分喜悦之色,相反,悄然浮现一丝忧色:
“干这活多危险……”
“奶奶。”林江无奈地笑了笑,“我如今的本领照比离去时强了不少,再加上周围这几位帮手协力,天下间几无人能威胁到我们,您便放心吧。”
话虽如此,闻香怡脸上那浓得化不开的忧色仍未褪去。
纵有千般合理缘由,同伴再是得力,在闻香怡看来,孙儿终究是要远行。
更是要往大兴之外去。
无论如何,她都无法真正心安。
可她也无法再开口挽留,只得轻轻一叹:
“过两日,你是要去白山的吧?”
“是,我得去给爹娘上一柱香,许久未归,总该扫扫墓。”
“这回,我和这老东西也一同回去吧。”
“奶奶?”
“我儿子儿媳病逝后,我曾去祭扫,在白山那边留了些人手照看药铺,看护墓园。”说到此处,闻香怡眼中掠过一丝落寞,“趁这次机会一同去看看,也算……一家人再聚聚。”
“好。”
逝者难回,哪怕是丹方之中,也不见令人起死回生的妙法。
但无论如何,扫一场墓终究应当如此。
……
苍松之中逗留两日,无事发生。
若说略有几分说道处,便是刘胖听闻林江骤返苍松,匆匆忙忙赶来相见,却恰巧撞见余温允。
这位斜封官虽无才干,却深谙大兴权势脉络。
眼见威名赫赫的镇南将军现身苍松,惊得刘刺史几欲下跪。只道自己又犯了哪桩事,惹得这位深不可测的大人物亲自来降罪。
毕竟苍松韩柏地处大兴腹地,刘胖麾下全无武艺高强的帮手可倚仗,身为斜封官,处世自当如履薄冰。
待确认林江此行与他无干,刘胖立时堆起谄媚笑容,执意要在此地大摆筵席。
遭林江一行婉拒后,终究只是简单用了便饭。
数日时光一闪而过,一行人决意径直前往白山。
此去白山途中,恰可先至明德寺方向,便打算顺道探望方丈境况,再求两根好香。
因为这次出行最终仍需乘坐马车返回,林江索性让两位老人也登上这架马车。
原本闻香怡打算婉拒,一辆马车已容纳三人,再添两位势必拥挤,但当众人踏入车厢后便发觉其中别有洞天。
目睹这辆马车,闻香怡才算彻底信服林江先前所言。
毕竟纵使林江如何吹嘘余温允和一二三,在那二人施展天崩地裂大法门之前,闻香怡多少仍觉仿若梦境,即便听闻一切,也总带着几分茫然。
直到瞥见这分明是件奇珍的车厢,她才猛然回神。
车厢内置有东南西北四间宽敞大房,恰最末一间可供两位老人栖居。
妥善安排后,众人这才正式启程。
路上行驶一两天光景,众人便望见远处地平线上浮现一座小镇。
平安宁静,丝毫不见异样。
抵达镇口之际,赫然瞧见此处竖一碑,又立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