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皇子(1/2)
第315章 皇子
最初创立的大兴一派繁荣景象,百官们勤勉地维持着秩序,武将们则奋力剿灭境内的敌人。
一场大战后,整个大地满目疮痍,伤亡惨重,必须经历漫长岁月的修养,才能重拾昔日荣光。
至此,赵六郎便涉足了他完全陌生的领域,内政之事对他来说完全就是两眼一黑。
他自己尝试处理了两天公务,结果被搞得心烦意乱,
结果他自己批改的折子又是错误连篇,反倒让政务效果下降了许多。
最终赵六郎干脆也懒着继续处理这些内务了,直接将其尽数委托于焦公和王俞年,自己则和自家三哥在大兴各地奔波游荡,清扫各国余党,仅偶尔返回。
期间,林江始终未见赵爷提及的“皇帝烤肉记”,也不知是雾气略过了那段经历,还是赵老为快速描绘皇帝形象,刻意编造了这个故事。
然而思及国师天生秃顶却自诩“心断三千烦恼丝,身化天上九重天”,顿觉这群老者口中难有真言,大多经过个人“润色”。
后续赵六郎一边处理那些游匪,一边还在追寻着隐匿于大兴境内的灾厄,对他而言,这些灾厄不仅是撼动国家命脉的祸源,更是夺走他妻子的元凶祸首,若不是他肩负着国家重担,这一身超凡本领恐怕早已倾注于扫荡灾厄之上。
同样京城的国师也做了许多工作,早在建国之初他便派遣了船队前往天涯海角,试图丈量这天下的其他地方。
林江知道那是自家爷爷出海的航次,但因为视野没拴在那边,所以只能遗憾于自己看不到其中细节。
只不过这次雾气的主人公毕竟是赵六郎,林江也便收敛了心思,不再多想那些有的没的。
自打开始清扫“垃圾”之后,赵六郎归返京城的次数显著稀少了,有时甚至经年不回一趟京城,比起皇帝更像是个远征的将军。
所性他在朝中声望极高,本身道行又实在是高的离谱,再加上京城当中处理政务的全都是他的老朋友,他这皇帝的位置也是稳稳坐着。
终于,在结束一次向北方征程后,赵六郎重新回到了京城之中。
就在此次回京之际,林江察觉雾气的流转渐渐徐徐放缓。
估计这又是有个对赵六郎颇为重要的人物将在雾气当中出现。
他凝神屏息,环顾周遭。
待雾气最终止歇聚拢,林江方才瞥见赵六郎正栖身于一处幽静书房之内。
彼时,赵六郎悠然地翘着二郎腿,捧读着一卷书册,似乎正沉醉于这段稀有的恬静时光。
林江亦饶有兴味地扫视书房,发觉书架上陈列的大抵无甚诗文典籍,多半是运筹帷幄的兵书韬略。
他又轻轻靠到了赵六郎的背后,匆匆扫了一眼他手中那卷书册,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小人书啊!连环画啊!
仔细看了看,竟然还是那种带春宫图的艳丽本子!
你堂堂大兴皇帝,怎么偷偷窝在这书房里看春宫呢?
亏得林江现在没有实体凭依,否则必定要好好敲打敲打赵六郎。
不行,也得让我好好品鉴品鉴,瞧一瞧你看的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正在林江偷偷看着赵六郎的“精品收藏”时,林江耳尖地捕捉到书房门口传来轻微嗦嗦声,仰头凝神望去,只见一位年轻人竟径直走了进来。
只一眼,他便毫不迟疑地认出,这年轻人正是昔日与自己角力落败的大皇子!
较之那明显已显老迈的大皇子,此刻的他神采奕奕宛如青年,眉目间透着与赵六郎惊人的相似,然肤色分外白皙,恰与其父那粗糙黝黑的皮肤截然相反。
林江侧头瞥向赵六郎,却意外瞥见他眼眸中浮现出极为清澈的茫然。
林江:“?”
莫不是连亲儿子都认不出模样了?
眼前的年轻人似已察知赵六郎未认出自己,但面上神色毫无波动,只是向赵六郎恭敬拱手鞠躬:
“父皇。”
赵六郎明显愣了许久,脸上才浮现恍悟的神情。
这时他才认出,眼前的大皇子竟是自己的儿子。
在恍神间,赵六郎猛然察觉自己已久未同家人言语,竟连长子成年都浑然不知。
亦如大兴诸多父亲那般,赵六郎不知该如何与亲子相处,又是忽然想到自己手里还拿着份不怎么雅致的东西,便是立刻将其合上,偷偷摸摸塞到了桌面上那一大堆书本最下方。
他默然盯了大皇子半晌,直将对方看得心神微慌,才缓缓收回目光:
“你来找朕有何事?”
“父皇久未归宫,此番难得回銮,儿臣只盼见父皇一面。”
“哦。”
二人这场久别重逢,便终结于如此干涩的对话。
旁听的林江禁不住扶额叹息。
他仿佛已窥见大皇子日后性情变化的根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