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让人情何以堪?(1/2)
鑑於目前主要的商用飞机製造商都位於老美,北美两大引擎製造商——普惠和通用电气——自然占据了市场的有利位置。
即便是欧洲的空客a300,也在使用通用电气的引擎。因此,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利用罗生的困境,获取宝贵的技术资源。
苏晨的目光与航空领域的前辈吴达观交匯,后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机遇的重要性。
机会稍纵即逝,吴达观立刻对罗生公司的代表胡克爵士表达了同情,並委婉地提出了合作的可能性。
“胡克先生,我理解罗生公司现在的艰难处境。”吴达观说道。
“儘管之前我们与夏国合作的『mk202』项目曾帮助罗生渡过难关,但再次合作的机会似乎很渺茫。毕竟,『mk202』在夏国的发展並未如预期般顺利,至今未能確定最终的应用机型。”
胡克爵士也感慨道:“確实,技术需要不断实践才能保持。我已经注意到,夏国的技术团队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可能已经失去了部分技能。吴先生,我很担心这一点。”
吴达观继续说:“现在回想,当初我们的选择確实有些问题。军用发动机与特定机型绑定紧密,机型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命运。”
“如果我们当时听从你的建议,购买『mk512』,至少还能保留民航『三叉戟』机队的发动机维护工作,不至於像现在这样困难。”
胡克爵士嘆了口气,隨后眼睛一亮,似乎有了新的想法。“吴,我有一个提议,不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哦?请说。”
“既然你们决定接手『bac』客机的生產线,那么相应的发动机也应一併考虑。与其日后逐一从我们这里购买,不如自己生產。这样能解决很多后续问题。”
吴达观轻声“啊”了一下,稍作思考后回应:“这主意不错,但胡克爵士,您知道,我们之前购买『斯贝mk202』的技术和设备已经费巨大,总计超过了1.7亿英镑,还不包括工厂改造和人力成本。”
“如果把这些钱用来直接购买发动机,可能已经足够装备上百架『bac』飞机了。考虑到这款飞机的市场前景並不明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胡克急忙摇头,打断了吴达观的话:“吴,您不能这么计算。如果想要获得『斯贝』发动机民用版的生產许可,实际费会少得多。许多设备是通用的,核心部件也相同。”
“这么说,倒是可以考虑。至少能让工厂运转起来,避免工人技能生疏。胡克,你確定这一点吗?”吴达观带著一丝笑意问。
“当然,吴,我的话你可以放心。让我想想,哪款发动机最符合你们的需求...有了!”
“那胡克爵士,您认为哪一款最適合我们?先声明,『mk512』不在考虑范围內,它太老旧了。”
“吴,我要推荐的是我们的新成果——『mk606』。这款发动机基於『mk512』改进而来,与你们的『mk202』共享核心技术,安装简便,適用於『三叉戟』飞机的无缝替换。”
“若用於『bac1-11-700』,不仅能提升航程和载客量,还优化了燃油效率和降低了噪音,符合最新的国际標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