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高额的奖金(1/2)
“由於可能的飞机订单高达数百架,所以,西方三大主要的航空发动机製造商,“普-惠”、“通用”、当然还有“罗生”为此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於是,这三家企业在竞爭中对发动机的参数越报越高,推力越报越大,而价格却越报越低,当“罗生”公司最终中標“三星l-1011”飞机发动机时,其方案推力已经达到了181kn!”
“为了达到设计指標,罗生公司採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有三项:第一,就是採用大涵道比;第二,就是採用新的三转子的发动机体制,而这第三么,就是採用代號为“海菲尔”的cfrp,也就是碳纤维风扇叶片。”
“前两条我不太懂,如果苏晨你感兴趣,可以去諮询吴乐平,不过这最后一条么,就我所知,即便是发达如不列顛,在60年代末期想要实现,那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所以,“罗生”公司算是彻底掉进了新技术的大坑里,按照以往的工程实践,新技术在新型號產品中的应用最好不要超过30%,而“罗生”的这台新发动机呢,从构架到材料,里里外外几乎就是全新的,別的不说,单说这cfrp叶片就一直折腾到了1970年,儘管在很多性能方面超过了传统金属基叶片,但却不能通过鸟撞实验,最后不得不启动了备用的鈦合金方案,仅仅这一条,就让新发动机的成本、重量以及加工难度都大大上升,要知道,鈦合金的加工,到现在都还是让全世界头痛的问题。”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罗生公司在这台发动机上的钱,超过了预算的一倍以上,还不能按进度向“洛克希德”公司交货,导致了高额的延期违约金,再加上世界范围內的经济衰退,“劳斯莱斯”汽车的销售也面临著极大的困难,最后资金链断裂,只好於1971年宣布破產。
要不是不列顛zf及时出手,將其拆分成了两家公司,並对“罗生”发动机公司进行了注资,帮助其终於完成了新发动机的研发,这家歷史悠久的公司就要从此消失。”
师昌旭终於说完了“罗生”公司掉坑的歷史,拿起手边的搪瓷大茶缸子小小呡了一口,好润润喉咙,然后一抬头,就发现对
这位年轻人的眼睛正骨碌碌地转个不停,根据他的经验,这小子肯定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他忍不住问:“苏晨,你在想什么呢?打『罗生』公司的主意可没那么简单。”
苏晨微微一笑:“师老,我目前还没那么大的野心。对了,师老,您刚才讲了那么多国际上碳纤维的发展史,我们夏国的情况如何呢?”
师昌旭嘆了口气:“这个说起来就让人心酸了。实际上,我们夏国开始研究碳纤维的时间並不算晚,从6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这项技术了。
但你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也知道,我们国家在那段时间经歷了什么,再加上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內,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进展,直到1975年,情况才有所改变。”
苏晨赶紧问:“1975年?我们夏国发生了什么?”
“那一年,在现任国防部长张老將军的带领下,全国20多家单位联合攻关,终於研製出了勉强能用的碳纤维。不过,按照其实际性能来看,还达不到日本『东丽』公司的『t200』水平,而『t200』在国际上都已经是落后產品了。”
苏晨继续追问:“但今年已经是1982年了,这7年间我们就没有一点进步吗?”
师昌旭又嘆了口气:“进步还是有的。据我所知,从1975年到现在,我们国家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已经超过了2600万元,现在至少成品率有所提高,但成本竟然比国际市场上的售价还要高。当然,这个价格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卖给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