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李行远入局移动网际网路(1/2)
李行远:“这些知名產品当然可以提高品牌溢价,如你所说,传音只是家初创公司,我们的產品本质也没有超越华强北这些山寨手机很多,首要任务是开发一款畅销產品。”
“传音最多是把手机的零部件用的更好一些,这样也能对得起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
卢云良说道:“老板,我也是有感而发,资料刚刚已经发过去了,查收一下。”
李行远点开电脑邮箱,看到邮箱里有一封新邮件,点开查看是传音手机的最终定型版。
手机的外观有白色和黑色两种款式,后续根据销售情况增加配色,毕竟科技以换壳为本。
这款手机基本做到了李行远对於传音的要求,直板手机,屏幕儘量大一点,按键要选用透明塑料按键,能够凸显手机的时尚感,以及质感。
传音手机的厚度在一眾翻盖和滑盖手机中,能称得上轻薄。
外壳通体使用塑料材质,一个扬声器和一个摄像头。
手机的扬声器和播放音乐的软体,经过李行远特別的嘱咐调校。
这款传音手机首要目標客户就是年轻群体,宣传卖点是时尚和听音乐。
手机的体积在李行远的再三要求之下,厚度一再降低。
虽然不是市面上最薄的几款手机,但也差不多,手机重量不到100g。
李行远现在就是等卢云良带著实体手机来魔都,也好亲自体验使用这款手机。
传音手机在研发过程中,李行远经常与卢云良进行沟通。
只是由於这段时间致远科技一直在进行各种產品上线及其推广活动。
李行远也没有时间飞往深圳,去实地查看传音手机的设计流程。
再加上这第一款手机,传音在技术原创性上也没有什么改进,更多是整合市面上现有的手机方案。
只是根据这些已经有的方案,李行远提出手机关键指標。
李行远提出指標就是屏幕要大,手机要薄,握持感要好,还要有时尚感。
传音通讯成立到现在,全是靠卢云良这个手机行业的高手撑著。
对於李行远列出的手机设计要求,有不少无法达到的地方,都是卢云良及时和李行远进行反馈后,进行了適当妥协。
卢云良带著传音团队把全部精力放在满足这些要求上。
至於手机的核心技术,抱歉传音现阶段都没有,什么晶片,通讯基带,屏幕和电池都是对外採购,市面上现成的產品。
电子原件暂时不考虑定製,因为单独定製初期太贵了,成本太高,研发帐本算不过来。
如果没有李行远提供要求的这些严格外观要求,传音手机的首款產品,早就被卢云良带人搞出来。
对外开卖好久了,而不是拖到现在才把第一款手机定型。
传音手机这种新款研发效率在华强北称得上很慢了,不过比著大品牌手机来说堪称神速。
传音手机研发一款手机的时间,华强北的同行手机厂商已经做出四五款手机了。
当然山寨厂商们核心秘诀就是使用公共主板,然后进行魔改外观,套娃式生產。
只要出现一个爆款,依据爆款为蓝本,生產出一个系列產品,能做到一星期一款新手机。
在2005年生產出来的手机確实不愁销路,这时候不论是华夏还是国外其他地方;
手机的作为电子產品增长最快的品类,基本上只要价格合適,没有卖不掉的手机。
李行远对於传音手机的定位,首先是一个传播载体。
作为网际网路传播媒介载体,帮助致远科技適应移动端生態模式的產品。
如果传音手机也能够藉助致远科技的网际网路技术,在手机市场闯出一片天地,这是最好的事情结果。
李行远一边看著资料一边对著电话,另一头的卢云良说道:
“从最终的实物照片资料上来看,最终定型的手机整体符合我的预期和要求,具体使用感受和使用体验等你来到魔都再说。”
隨后李行远又和卢云良交代了些传音公司的后续,比如先通知传音人事开始招募对外销售的人员。
虽然李行远人不在鹏城传音公司办公,但传音的人事和財务都是由香江行稳资本的文静在管理,卢云良更多是在带领技术团队在做研发工作。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是分割风险,不在这种时候考验人性,李行远还等著新手机上市呢。
李行远也不想传音通讯成立后第一件大事是把员工送进去。
在和卢云良商议结束后。
李行远来到歪歪瀏览器部门,想要听听手机瀏览器团队对於对於手机行业的看法。
以及手机瀏览器產品製作研发的如何了。
李行远在瀏览器部门进行现场试用手机瀏览器最新版。
在安装使用歪歪瀏览器的手机后,李行远发现手机歪歪的体验,相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升。
第一版的手机歪歪瀏览器,也就比手机自带的默认瀏览器强一点,书籤好用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