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东方之子(1/2)
第270章 东方之子
“一一郑钱导演,欢迎你来到东方之子栏目,首先,恭喜你获得今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我查过资料,你是北电05级的学生,还非常年轻,又很有投资天赋很多人在你这个年纪,对未来是迷茫的。当初你为什么要选择学电影?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导演,比如伍迪·艾伦或马丁·斯科塞斯,都是因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而入行。你是怎么想的?”
“谢谢东方之子栏目组的邀请,谢谢柴老师—我拍电影,因为电影可以让我做梦。”
这是一句大实话,郑钱眼神清澈,语气非常认真。
“——做梦?”
柴净身子微微前倾,语气带了几分探究:“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梦境是没有规则,无法控制的。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你对自由表达的嚮往和追求?”
“对自由的嚮往?”
郑钱乾笑一声,这位主持人真是毫不客气啊,他表情严肃的否认道:“不不不,你理解错了。
柴老师,对我来说,电影是最小的『康米主义”。这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一种理想状態—-想像一下,在一个黑暗的放映厅里,身份、財富、地位都被暂时搁置了。一束光,一块银幕,就能让我们上百个陌生人,在两个小时里,共同呼吸,为同一个故事欢笑或流泪它用一种最诚实的方式复写生活,让我们得以实现一种集体的情感抱负。这种魔力,別的艺术形式给不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不只是艺术,更是连接人与人的一种方式。就像我的新片《天才少女》,它將於年底上映,讲述了一个七岁的数学神童在家人不同的教育理念之下成长的故事,我相信它会让观眾感受到这种共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部电影——它融入了我对生活的真诚复写。”
“—一真诚复写·你是在说你也是一个天才吗?”柴净一脸好奇的追问。
“难道不是吗?”郑钱反问。
演播室冷场了半秒钟。
主持人也乾笑了一下。
“——这真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回答啊。”
她低头翻了翻面前的採访稿,轻描淡写掠过了这个话题:“..让我们回到刚刚的问题。你对电影的定义很有诗意,『一种集体的情感抱负”—这是个很有趣的说法。我们注意到,在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华夏电影已经有了清晰的代际划分。比如第五代导演们的作品充满顏色和意象,
用浓烈的色彩书写歷史,第六代用边缘的人物记录变革他们都受到非常浓厚的欧洲新浪潮的影响。你觉得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受到前辈们的影响?你怎样理解华夏电影的过去?”
“首先,我纠正一点,我们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是受人类美学、人类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欧洲-作为他们的后辈,我当然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也会对电影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