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波美拉尼亚(2/2)
两个月后,波罗的海。
铅灰色的天空下,冷风呼啸,海水反复拍打着三桅帆船的船身,船长操纵舵轮,缓慢航向波美拉尼亚海岸。
远处,定居点逐渐清晰,粗糙的圆木栅栏环抱着三百座低矮的房屋。得知商船到来,大量居民涌上码头,满心期待着帆船售卖的各类商品。
没过多久,帆船靠上一段简陋的木制栈桥。然而,走下来的并非商人和伙计,而是一个头戴三角帽,身穿黑色双排扣制服的海军军官,身后跟着一队海军陆战队士兵。
再往后,一个身披黑色长袍,拄着橡木拐杖的男人出现在居民眼前,和蔼地注视着众人,“不要惊慌,孩子们,我是鸦语者,帝国首席大萨满,有事找你们的首领商量。”
三十年过去,鸦语者长期身居高位,逐渐养成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势。居民不敢直视他的脸庞,纷纷低头让开道路。
北欧多神教与斯拉夫多神教存在诸多相似,近些年,泰恩堡教团想办法融合教义,派遣精通医术的萨满在当地活动,效果颇为顺利。
这次前往波美拉尼亚,鸦语者的任务是说服当地的西斯拉夫首领,让他们接受帝国的统治。
领主长屋坐落于定居点中央,整体显得低伏且宽阔,如同匍匐在地的巨兽。屋顶由厚实的木板迭压而成,此刻正冒出几缕细弱的青烟,圆木垒成的墙壁饱经风霜,呈现出深沉的黑褐色。
陆战队士兵推开厚重木门,一股浑浊的热气将鸦语者吞没,他站立片刻,让眼神适应屋内的昏暗环境。
而后,鸦语者绕过屋内的长方形火塘,径直走向主座上的首领,两侧的卫兵碍于这人的威严,没有阻拦。
“我是鸦语者.”
得知访客的身份,首领恭敬地离开座位,当即承诺加入帝国。他的部落占据优良港口,把不列颠的货物转卖给内陆,然后再把内陆的琥珀、毛皮卖给不列颠商船,从中获益颇丰,理所当然倾向于妥协。
三月下旬,波美拉尼亚的一百六十个部落首领在一片林地开会。
如今的维京帝国风头正盛,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南边的法兰克都被囊括进版图,首领们相互议论,实在想不到有任何抗拒的可能。
会议持续十多分钟,他们一致同意加入,条件是皇室承认部落首领的世袭权力。
“当然可以。”鸦语者和蔼点头。
出发前,皇帝介绍他对于波美拉尼亚的看法:当地遍布沼泽和森林,开发难度极大,土壤主要是黏土和砂砾土,肥力贫瘠,不适合农耕。
内阁的行政效率有限,不适合直接管理这片土地,皇帝需要的仅仅是各部落的劳动力。
这二十万西斯拉夫人接纳了泰恩堡教团的传教,忠诚度超过法兰克人。和平时期,内阁招募移民前往直辖郡定居。战争时期,陆军部可以组建至少五个守备团,弥补帝国人力不足的缺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