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迁移(2/2)
船队在一处简陋的码头靠岸,布雷肯带领随行队伍,浩浩荡荡前往地图标注的城堡。
五月的阳光温暖但不炙热,道路两侧是大片平坦开阔的麦田,即将成熟的麦穗在微风中泛起波浪。
农人们正在田间劳作,他们穿着亚麻或羊毛衣物,使用简陋的木制农具耕作,铁制农具的占比极少,偶尔能看到一头牛拉着木犁翻耕休耕地。
即便耕作技术和工具落后,这里的小麦长势仍然不错,伯爵捧起麦穗仔细观察,如果推广铁制农具和新式重犁,这里的小麦产量会比利物浦高出2~3成。
正午,伯爵老爷抵达一个小村落。这里的房屋多是用粗凿的石头垒成,屋顶铺着晒干的麦秸。村子中央有一口石井,几位妇女正在打水交谈,见到陌生人立即降低了声音,匆忙逃回家中。
村东头有一片公共烤炉区,空气中弥漫着新烤面包的香气。一位面包师正用长柄木铲从石炉中取出烤好的黑麦面包,这是大多数村民的主食,只有节日或特殊场合才能见到白面包。
透过一些敞开的门扉,伯爵瞥见农舍狭窄昏暗,只有几张粗糙的板凳和铺着干草或兽皮的睡铺,角落堆放木制农具,隔壁畜栏偶尔响起绵羊的叫唤。
“平民穷成这个样子,前任领主究竟收了多少税?”
离开村落,队伍行进约两个小时,终于看见矗立在前方坡地的城堡。
城堡的主体建筑是一座罗马时期的石砌哨塔,最外侧分布着一圈木制寨墙。
遗憾的是,寨墙和内部的房屋被焚毁,石砌哨塔遭到坑道战术的破坏,出现难以修复的垮塌。
不远处的磨坊驻扎着二十名士兵,由一位年轻的少尉负责指挥。得知布雷肯的身份,少尉仔细查验文件,然后招呼弟兄们收拾行李,返回波尔多复命。
总体来看,这片新领地的气候、土壤好于利物浦,缺点是民众生活困苦,缺乏铁制农具,而且对领主态度冷漠,随时有可能发动叛乱。
之后的半个月,伯爵带领心腹巡视领地的每一个村落,详细统计村落的人口、耕地面积,然后册封给麾下的男爵和骑士。
抵达领地最北端,他恰好遇见另一拨维京人的队伍,是瑞卡德的士兵,同样在巡视领地。
请求置换领地的大贵族共计六人,他们的要求大致相同——新领地必须盛产葡萄酒。因此,维格把这些人的地盘全部放在法兰克南部。布雷肯的北方是瑞卡德、东侧是古德温的长子、东南方向是小帕斯卡。
巡视结束,布雷肯返回城堡废墟,思索后续的规划。
从经济效益来看,最合适的做法是大面积种植葡萄,酿成葡萄酒卖给不列颠、北欧和东欧。但问题在于,邻居们也是同样的想法,众人争抢着扩大生产,葡萄酒的价格必然下跌。
“皮讷伊的位置还是差了些,最好的地盘应该是地中海沿岸,阳光充足,除了酿制葡萄酒,还能种植橄榄,生产帝国紧缺的橄榄油。可惜我三年前生了一场大病,错过这场战争。”
伯爵内心出现难以抑制的后悔,他拿出纸笔向皇帝写信,请求对方下次开战,一定要带上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