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命运的十字路口(2/2)
“不急,我还没想好说辞。”
由於去年的一系列波折,王室权威大幅下降,对於各地实权贵族的约束近乎於无,回忆维格的举动,伊瓦尔隱约察觉到这个老朋友的野心,忍不住连声嘆气。
“父亲究竟是怎么想的?”
身为长子,伊瓦尔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接管整个王国,贵族和弟弟们绝不敢放肆,可惜父亲昏了头,竟然让年纪最小的西格德即位。
突然,他想起一条传播已久的流言,据说亚丝拉琪和宫廷总管密谋篡改了遗詔,仔细思索,確实有几分可能性。
“等我占领伦底纽姆,一定要彻查此事。”
之后的一星期,伊瓦尔的使者拜访各家贵族,其中一人前往泰恩堡,劝说维格出兵南下。
“部队正在集训,再等我两个月。”
“两个月?”使者难以置信,以为公爵是在找藉口推脱,“您確定要用这番话答覆陛下?”
维格沉默几秒钟,艰难地重复:“对,目前无法出兵。”
打发走使者,维格靠看座椅呆滯许久。
首先,他確实在忙於编组军队,来不及参加此次战斗。
自从收到贡纳尔即將进攻的风声,维格二月初开始动员、整训部队,总共徵召八千土兵,其中七成是维京人,维京人拥有尚武传统,动员率、身体素质和士气高於普通平民,
剩余的部分由盎格鲁人、威尔斯移民、高地僱佣兵(盖尔人)组成。
兵员素质尚可,问题在於军官。维格推行的团、营、连、排、班编制的优点在於组织度严密,可以有效掌控部队,贯彻军令的速度更快,缺点在於需要大量的军官,维格因此忙得焦头烂额。
为了加快进度,他拆散原先的常备军,老兵擢升为班长,班长擢升为排长,然后集中培训。
由於某些文盲看不懂军令、地图和土兵名册,维格还从泰恩堡公学抽调大部分初中生作为隨军文书,总计七十五人,安置在营部和连部。
最后,他不参战的原因还包括个人私心:等到贡纳尔占据伦底纽姆甚至更多地区,到时他再以拯救者的身份南下,获得的收益只会更多。
收到各地的回覆,伊瓦尔喜忧参半,大多数贵族和郡长答应参战,条件各不相同。
例如曼楚尼的伦纳德,他索求领地西侧的利物浦、约克郡的郡长要求封爵...:..如此种种,仿佛一群抢夺腐肉的野狗。
更糟糕的是,威塞克斯的埃塞尔巴德和泰恩堡的维格拒绝参战,要求再等一段时间。
伊瓦尔察觉到他们的提防与疏远,最令他失望的是维格,如果有的选,伊瓦尔实在不希望两人沦落到相互斯杀的境地。
“国王註定是孤独的。呵,父亲说的没错,也许这顶王冠不会带给我快乐,只是我没得选择。”
爱尔兰的维京移民仅有四万,伊瓦尔尽力凑出五千士兵,还得留出两千人驻守都菲林,防止领地遭到叛军攻陷。
三月末,伊瓦尔的军队乘船抵达利物浦,沿著默西河逆流而上,然后在曼楚尼登陆,
號召各地军队赶来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