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改进船只(2/2)
在约克停留一个多星期,处理完各项事务之后,维格向拉格纳告辞北归。
返回泰恩堡,赫丽吉芙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humulus lupulus的下落。
“我和一个羊毛商人说好了,他大约在夏天来泰恩堡採购呢绒,顺路带过来一些种子。”
被赫丽吉芙缠著度过两天后,维格开始视察泰恩镇的情况,他来到小镇西南区域的木匠街,向十五户木匠下了一笔高额订单。
“五百张弓、一万支箭,一千面圆盾。”
根据他在约克城打探的消息,埃里克国王积攒了足够的钱財,预计在开春后发动战爭,逼迫整个挪威地区的贵族向他臣服。
大战在即,维格打算趁机赚笔快钱,假如战况焦灼,到时还会生產更多的军械售卖至北欧。
“遵命,老爷。”谈好价钱,木匠们欣然接受,很快商量好了各家的份额,技艺精湛的木匠负责制弓,技艺生疏的木匠负责製作箭杆和圆盾。
之后一段时间,维格稍微有空就去观摩紫衫弓的製作过程。
首先,木匠把紫衫木纵向切割成粗胚,靠近树心的心材相对坚硬,构成弓背,靠近树皮的边材相对柔韧,构成弓腹,全程需要沿著纹理加工,防止產生裂纹。
完工后,粗胚需要风乾至少半年时间,降低弓材的含水率,防止变形。风乾结束,木匠用小刀刮削局部,確保拉弓时两臂对称弯曲。
观摩期间,维格提出一个问题,“我去过东欧和君士坦丁堡,他们的弓需要牛角、筋腱和鱼漂胶,为什么不列顛的紫衫弓不需要?”
连续问了好几家,最终一个年纪老迈的木匠给出回答:“老爷,我年少时在威塞克斯担任学徒,师傅接到过一笔订单,要求製作加入角片、筋腱的战弓。我们忙碌许久,发现每到阴雨天,粘好的弓体就会鬆开,最终以失败告终,还因此得罪了那位贵族,只得逃至诺森布里亚避祸。”
“原来如此。”
维格恍然大悟,潮湿多雨的气候容易导致胶层失效,怪不得英格兰军队装备单体弓。
时光流逝,很快来到846年4月,北海持续一整个冬季的风浪逐渐平息,陆续有维京长船从北欧抵达。
根据旅客带来的消息,埃里克国王组建一支两千人规模的军队,亲自带领他们四处征伐,三百人装备铁甲,披甲率达到15%。
每攻占一个定居点,埃里克通常处决领主全家,放逐那些力战而降的盾卫。之后仿照法兰克人的制度,任命亲信担任伯爵或者骑士,管辖新征服的土地。骑士每年必须无偿服役四十天,超出期限会获得工资,假如没能履行封臣义务,国王有权收回土地和贵族头衔。
“奇怪,连不列顛诸国都没有完全推行采邑制,为何埃里克会抢先一步?”
维格反覆追问细节,得知埃里克任命一群多次前往欧陆的商人担任顾问,让他们口述法兰克王国的歷史,似乎是想成为北欧世界的查理曼。
(查理曼,charlemagne,742~814年。在他统治期间,大力推行采邑制,法兰克王国达到鼎盛,疆域涵盖法、荷、德、意,占据大半个西欧,后来被教宗加冕为“伟大的罗马人皇帝”,因此他统治的国度也可以称为查理曼帝国。)
“看来他在诺森布里亚之战受了很大刺激,说不定和我有关。算了,先把这笔战爭財赚到手。”
略微感慨一番,维格火速找到那些木匠,督促他们提高產能,这场战爭短时间內不会结束,正是赚钱的好时机。